2014年4月10-11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設行業分會主辦、北京工業大學與北京排水集團科技研發中心協辦、《水工業市場》雜志與焦點水網承辦的“第九屆水處理行業熱點技術論壇”在北京銀龍苑賓館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主要圍繞水處理行業政策市場現狀與技術發展方向、污水處理與再生水技術的探索與實踐、污泥處理處置的市場分析與技術解決方案“三大熱點板塊”展開深度討論。會上,行業專家和企業精英們為大家做了精彩演講。
本期《水工業市場》雜志“微信專題”,將分期選錄演講精華,希望專家們的精彩發言能給更多業內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為廣大水處理行業讀者提供權威、準確、深入、及時的技術和市場信息。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調研員曹燕進在“第九屆水處理行業熱點技術論壇”報告中表示: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是市政公用基礎設施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著城鎮排水防澇、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具有衛生防疫、治污減排、公共安全和資源再生利用等基本功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鎮排水與行業設施建設投資累計約3766億元,實現行業銷售收入近6000億元,為25萬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初步形成了投資、建設、運營、設備制造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體系。2012年底,全國城鎮排水管網57.6萬公里,其中污水管網22.9萬公里,城鎮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1.5億立方米,年污水處理量430億立方米,年削減COD量1079萬噸、氨氮92.3萬噸。2013年三季度,全國99%的設市城市和82%的縣累計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廠約3500座,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實現了轄區內每個縣(市)建有污水處理廠。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缺乏規劃引導和約束,配套設施滯后、內澇災害頻發,排水行為不規范、設施安全得不到保障,維護運營不規范、污泥處理處置待達標,監管責任不明確、責任追究不到位,“水漫金山”現象、“奪命窨井”事件時有發生等問題。
2013年10月2日,李克強總理簽署了國務院第641號令,公布《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4年1月1日施行。至此,我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首次有了一部完整的專門行政法規,使行業進入全面依法管理軌道,對行業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曹燕進同時在報告中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的立法背景做了闡述:《條例》立法工作歷經近20年,通過幾代人努力才得以實現,具有時間跨度長、行業發展快、涉及領域廣、各界關注度高、積存問題多等特點。
一、起草過程
1、第一階段:建設部門組織起草、論證和送審
《條例》立法準備在上世紀90年代。1995年,建設部提請審議《城市排水條例》,“十五”之后加快立法研究,改為《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2007年,再次成立起草工作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完成征求意見稿。2008年,征求各部門及地方意見,形成修改稿。2009年,再次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召開論證會、聽證會,形成送審稿報送國務院法制辦。
2、第二階段:國務院法制辦論證協調修改和審議
2010年,國務院法制辦進行有關制度論證及調研。2011年,立法調研、協調、專家論證、聽證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12年,關鍵制度論證、部門協調。2013年7月,法制辦審議通過。
3、第三階段:國務院審議
2013年7月,法制辦將《條例》(送審稿)報送國務院。2013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及主要領導審閱。2013年9月18日,國務院第24次常務會審議通過。2013年10月2日,李克強總理簽發國務院第641號令。2014年1月1日,《條例》開始施行。
二、立法研究
《條例》立法歷經幾代人努力,是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所有從業人員實踐總結,智慧結晶。
1、借鑒地方立法實踐及經驗
問卷調研;現場調研;梳理地方法規規定。
2、吸收歐美、新加坡、日本和港澳臺立法先進經驗
編譯法規;開展國內外立法比較研究。
3、2007年以來,召開各類座談、論證、聽證會30余次
研究形成十四份專題論證報告(約15萬字);編寫《條例》立法補充材料1-7冊(約60萬字);編譯國內外有關法律法規 (100余萬字)。
三、國內外立法實踐
主要制度借鑒(國際經驗)。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制度主要借鑒歐盟、日本、法國、新加坡、德國的慕尼黑市立法經驗;城鎮排澇風險評估制度和災害后評估制度主要借鑒澳大利亞、香港的做法;從業人員資格培訓考核主要借鑒新加坡、日本、美國等;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建設主要借鑒澳大利亞等國經驗。
各地立法實踐(地方經驗)。現場走訪各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廠、排水戶接入點、排水許可證辦理受理點、城市排水監測站、城市防汛調度指揮中心等,調研有關行業管理體制機制、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污水處理收費、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城市內澇防治、關鍵崗位人員執業標準、設施運行維護與保護、污水處理特許經營、城鎮排水監測、安全事故案例,在總結各地實踐基礎上,《條例》有針對性地規定了相關制度和措施。(來源:水工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