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己獨特的技術,寧海清泉凈水劑廠將工業廢酸開發成工業原料,一年竟能消耗掉全縣數十家企業近萬噸廢酸,從源頭上減輕了這些廢棄物對水體的污染。在推進“五水共治”工作中,寧海縣巧借市場的力量,大力引進循環型企業,力爭在產業鏈環節消耗掉更多的污染物。
“我的有機肥生產企業一年可以加工5萬噸畜禽糞便,產生1000多萬元的銷售額。”寧海綠豐生態有機肥公司負責人對筆者說。位于青珠農場的這家公司周邊有三家生豬養殖場,年出欄生豬超過2.5萬頭。過去養殖場的糞便堆放河道邊,對水體和村莊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周邊村莊的村民投訴不斷。面對多個治污方案,寧海縣政府最后選擇了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出臺優惠政策先后引進了有機肥、沼氣發電、沼液運輸等多家企業,使該區域幾乎所有畜禽糞便在產業鏈上得到有效處理。據測算,這些企業每年還能產生近1000萬元的效益。目前,寧海已建成有機肥料加工廠11家,建設沼氣池總容積3萬余立方米,利用沼氣發電的養殖場7家,今后幾年還計劃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新建多個沼液綜合利用中心和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車間。
“如何把更多的廢棄物變成寶貝,還需要我們大力研究和推廣。”在寧海城北污水處理廠,一位技術人員指著一堆處理好的污泥對筆者說。這個廠每天處理污水6萬噸左右,每天要產生40噸的污泥。過去,污泥都采用填埋的方式處理,對地下水系統造成一定污染。2012年3月該公司投入近4000萬元資金,建成了一條污泥處理生產線,現在這個企業每天能產出10噸“干泥”,這些“干泥”用于工程綠化肥料,取得了比較理想的試驗效果。目前該公司已經開始承接工業企業的污泥處理,產生了一定的效益。據了解,今后幾年寧海將引進多家廢棄物綜合處理企業,力爭使垃圾處理產業化。
寧波引進循環型企業 巧借市場力量治理污水
時間:2014-04-14 來源:寧波日報作者:周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