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特稿——曲格平:從桑德看到了中國環保產業的希望
【編者按】
曾任國家環保局首任局長、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現年83歲的曲格平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環保元老”。曲老為中國環境科學理論的建立,環境發展戰略目標和方針的制定,環境立法建設,環境大政方針和環境管理體制的建立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曲老在桑德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中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尤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讓桑德賴以成名的“中華碧水計劃”,更是在曲老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圓滿的效果。二十年來,曲老眼見著桑德這一株民營環保的幼苗,一步步長成挺拔大樹,現在,他有理由說——桑德代表了中國環保產業的希望和未來。
環保逐夢
我是參與中國環保比較早人中的一員,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與改變,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總體來說進展很大,成績卓著。
首先是環境保護政策思路漸趨成熟,這是一個重大進展。在改革開放30年間,結合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強化監督管理,工業污染控制有了長足進展;在城市廣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環境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出現了一批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為城市環境治理樹立了樣板;在自然生態方面,由于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及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0%以上,生態環境開始出現了令人欣喜的變化。
中國環境立法也有了很大發展,執法情況有所改善。為落實節能減排指標,國家開始推行一些有利于環保的財稅政策措施,取得很好效果;環境管理能力建設也有一定進步。總之,國家不斷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支持力度,各方面特別是環境管理做了大量工作,成績應予肯定。
當下,“美麗中國”成為熱詞,環保受到空前重視,但在我看來,中國環境現狀不容樂觀,仍有一些問題是需要亟待解決的。
可以說,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資源和能源消耗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我國面臨的環境形勢仍然嚴峻,城市污染特別是大氣污染、江河水質污染、工業廢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等都相當嚴重;在自然生態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蔓延、生物多樣性減少等方面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中國的環境狀況其實說“非常嚴峻”、“十分嚴峻”都不過分,世界范圍內還沒有哪個國家面臨著這么嚴重的環境問題。
桑德印象
改革開放以來,環保產業有了很大發展,桑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與桑德創始人文一波的淵緣較早。桑德創立不久,我就注意到了這家民營環保公司,那時的桑德雖然不大,但帶頭人有技術、有思想、有膽識,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企業家。一次偶然的機會,文一波先生跟我提及了他籌劃已久的“中華碧水計劃”,我聽后頓覺眼前一亮,心中暗想“這個年輕人有眼光,將來必成大器”!
后來,我曾將他的這一計劃講給國務院一位領導人聽,這位領導人也認為這一計劃順應市場經濟的大趨勢,試點就開始運作起來。
現在想來,由桑德倡導的“中華碧水計劃”在當年的確很適時。簽約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是中國環保產業發展史上的標志事件之一。根椐這項計劃,桑德集團以國際通行的BOT(建設—營運—移交)模式承建一些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建設史無前例。
此舉投資很大,但市場前景廣闊,不僅開啟了民營企業大規模進軍市政污水治理的先河,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我國城市污水治理建設長期由政府出資建設,再由隸屬于政府的事業性單位負責運行的模式。從此,長期困擾我國市政污水處理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等難題可迎刃而解,全國市政污水實現達標排放由此將開辟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新路。
“中華碧水計劃”實際是具有桑德特色的BOT模式。它將我國市政污水廠建設與運行由單純的政府行為轉變為企業運作的市場行為,不僅不要政府一分錢,而且每年還可帶動全國幾百億元的工程需求,為全國提供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它使我國的市政污水處理率從之前的實際不足10%,在短短十年內迅速提升到80%以上。
其實,諸如桑德這樣的本土環境企業是具備一定優勢的,尤其是大型民營企業,他們重技術、機制靈活。一些世界環保巨頭,如威立雅、蘇伊士來到中國市場也難免有水土不服的時候,但中國本土環境企業就更適應一些。
老驥伏櫪
我卸任后,還不時參加一些學術活動,往往也談一些意見。比如對政府監管不利、統計數字摻水、嚴重的水安全及霧霾污染等問題。
但我還是擔心這些信息的準確性。數字的準確性,關系到國家決策的依據和決心,也關系到規劃執行的結果。比如總量控制是很好的治理手段,但如果污染排放的數字不實,國家決策又是在錯誤的基礎上做出來,那總量控制就沒有意義了。首先是,監測網絡并不是很齊備,報不全。第二,企業和地方也不愿意報實數。“數字游戲”也不僅是環保一家,在全國來說,也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我也關心土壤問題。環保部和有關方面做了調查,下了很大的力氣,但我也看不到這個數據。環保部即使想公開,估計也很難,因為牽涉到太多部門和地方的利益了。
我國環境保護的方針和政策,已經比較全面地體現在已頒布的環境法律和法規當中。但總的來看,法律規定執行得不好,確實存在一個有法不依的執行問題。不過,方針和政策都是有時間性的。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環境保護的方針和政策也要不斷充實、不斷調整和發展。已經做出的,只是萬里征程中邁出的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長,需要繼續不斷發展。
這兩年,環保法也開始啟動修訂了,但是草案的爭議很大。曾經有人來問過我的意見,我說,在我擔任環資委主任時就想修改,因為“環境保護法”在環保法律中帶有母法的性質,一些重要原則需要加進去。比如可持續發展原則、預防性原則、責任和補償原則、環境與經濟綜合決策原則、公眾參與等。但這涉及部門利益,比較難。現在的人大委員,好多過去都是部長或副部長,應該考慮改進這種組織結構。
除了依法治國,政府職能改革外,環保投入占GDP總量的比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心標志。三十多年來,我們最高一年用在環境保護上的投入占GDP的1.66%。專家算過賬,今后的十年中,至少要把投入增至10萬億人民幣,比2002到2012年的十年4萬億增多一些,占GDP的比例達到2%-3%,并且從現在起一直堅持下去,才能實現并不算高的環保目標。據專家估算,東部地區環保投入占GDP的比例,即使達到5%,也不會對發展有明顯影響。
寄語未來
桑德集團的老總文一波是典型的湖南人性格。他是最早“下海”做環保的人之一。能夠放下鐵飯碗,下海創業,涉足一個新興產業,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而創業過程中,他有一股子沖勁和韌勁,始終不放棄。
我們也看到,環保行業涌現過許多企業,有的也曾經做得很大,輝煌一時,但像桑德這樣白手起家,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向前發展的企業著實不多。這與產業機會密不可分,同時也與企業家的眼光和理念分不開。
桑德經過二十年的穩步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已經發展為中國環保行業中翹楚,尤其是在民營環保企業陣容里,已然成為榜樣和標桿。目前桑德已擁有最完善的產業鏈條,并且業務范圍還在進一步擴展。我聽聞:桑德最近在搞靜脈產業和新能源。這些都是環境領域最前沿的東西,文一波的確有遠見、有謀略,是個干事業的人。
桑德的愿景是在十年內做大做強,成為世界前十的跨國環保名企。我覺得不是沒有可能。我們本土環境企業要有目標有信心,同時還要有責任感。當前中國的環境問題依然嚴峻,國家日益重視,這對于環保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諸如桑德這樣的中國環境名企在世界上立有一席之地。時勢造英雄。中國環保的歷史等待他們去改變和書寫。
【編后語】
猶記得,在桑德集團成立十周年之時,曲老為桑德提字——為中國環保產業探索成功之路。如今,又一個十年過去了,曲老對桑德的期許與厚望有增無減。正值壯年的桑德,必將不辱使命,奮勇向前!也祝愿曾經為中國環保事業奮斗不息的曲老身體安康,幸福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