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要投資岳池,看重的是岳池人的務實作風、創新精神以及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近日,四川方向藥業總裁蘇忠海在與筆者交流時,非常坦誠地說,最值得贊揚的是岳池當前正在抓緊建設的城南工業園的園區污水處理系統。而為了建設這一系統,岳池計劃總投資近3億元。
巨資投建園區污水處理系統,是否有必要以及值得?帶著這一問題,筆者前往岳池縣環保局進行采訪。
2013年下半年,四川岳池縣委縣政府正式著手規劃園區污水處理系統,并通過招商引資,采取BOT模式,引進四川環境科學研究院下屬的四川省環保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污水處理站,同時采用BT模式,由該公司建設濕地深度處理系統。
副局長秦光祥說,整個城南工業園的污水處理系統大致分為三大部分:園區工業廢水首先進入占地面積40畝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使其出水水質達到城鎮生活污水一級A標,然后再進入120畝的濕地處理系統進行了深度處理,達到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最后再通過16公里的尾水排放管道進入新場鎮境內的踏水河,最終進入嘉陵江。
工業廢水處理難度更大
“相比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處理難度更大,程序更多,投資和運行成本更高。”為進一步了解工業廢水處理的相關程序和技術要求,筆者又來到園區污水處理站建設現場采訪,園區污水處理站項目部經理張鵬如是說。
張鵬說,首先,必須要求園區的每個生產企業對本企業的工業廢水進行預處理,達到綜合廢水三級排放標準后就可以進入污水處理站;二是流程上,一般的生活污水僅是生化加消毒即可,而工業廢水,則要經過物化、生化、高級氧化等多個流程,處理成本是生活污水的4—5倍。
120畝濕地將成城市景觀
關于工程建設進展計劃,秦光祥介紹,除污水處理站分為三期建外,濕地處理系統及16公里的排水管道都將在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污水處理站一期工程也將在6月底投入試運行,根據園區當前廢水排量實際,一期設計的日處理污水能力僅為5000立方米,而隨著園區的發展需求,后期再逐步實施二期、三期工程,最終達到日處理工業廢水2.5萬立方米的能力,屆時可滿足近2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廢水處理需求。”
“可以說,岳池縣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取得的將是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乃至經濟效益的多重豐收。”秦光祥說,特別是占地120畝的濕地深度處理系統,建成后將成為一道靚麗的城市景觀,甚至比岳池東湖還要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