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就大眾關心的環保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污染物排放最大的源頭是燃燒排放,燃燒排放最大的來源是燃煤,所以要減少京津冀的污染,必須要減少京津冀煤炭的使用量。
另外,兩會中有不少代表提出有關環保方面的建議,引發熱議,成為兩會的焦點之一。而兩會上討論的議題往往會成為資本投資的“風向標”,今日本版從空氣治理、水污染治理、環境監測、固廢處理等四方面對環保類上市公司進行分析解讀,以饗讀者。
資本嗅著“空氣”撈金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表示,常委會對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兩次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強調,要充分認識環境保護工作的緊迫性、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入分析環境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通過完善法律制度,加強環境管理過程控制,強化污染物排放行為監管,加大違法行為懲治力度,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環境突出問題,努力從根本上扭轉環境質量惡化趨勢。對此,分析人士指出,今年資本的觸角還將繼續向空氣治理板塊蔓延。
從行情表現來看,截至3月9日,3月份以來,元力股份、創元科技、天立環保、南風股份、科林環保、三維絲、雪萊特等空氣治理概念股月內累計漲幅超5%。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五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將繼續快速發展。中國的大氣污染治理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隨著治理范圍的不斷擴大,更多的資金將大舉進軍治理大氣污染領域,其中不排除民間資本。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表示,民間資本加入治理大氣污染能加快大氣環境改善的速度,促使環保政策真正落地,實現減少大氣污染排放。
投資策略方面,光大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認為,除了大氣污染監測概念股值得關注外,減排和廢氣處理工程類個股亦值得關注,可分為兩大類。如:脫硫脫銷處理工程類:龍凈環保、國電清新、九龍電力、永清環保等;其他廢氣處理工程類:三維絲、科林環保、天立環保等。
水污染清潔行動箭在弦上
十八大提出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今年在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對于環境問題的給予前所未有的關注,環保行業在未來發展空間廣闊。據了解,2014年有望出臺的是“清潔水行動計劃”,水污染治理作為環保行業中的子行業,也蘊含巨大市場空間。
在二級市場上,水污染處理概念股聞風而動。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日,今年以來,星源過濾期間累計漲幅高達88%,另有國中水務、瀚藍環境、中電環保、津膜科技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
隨著收入的增加,居民對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同時,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導致水污染的范圍不斷擴散、程度不斷加深。水環境惡化和人民需求之間的矛盾,為水處理及相關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供水端來看,隨著水源地污染的加深和新自來水標準的提高,三類企業將受益于水污染治理,分別為:水處理技術類企業、水質監測和達標排放企業以及供排水管道企業。
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導致地下水已經成為工業、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地下水受污染將導致供水企業必須提高水處理技術,為有技術優勢的水處理設備供應商提供了較大的市場需求,如元力股份、津膜科技等。由于地下水處理的難度較大,解決其污染問題的重點在于防止污染,主要體現在監測和污水達標排放兩方面,前者受益企業有天瑞儀器、先河環保,后者包括首創股份等污水治理龍頭。此外,相關供排水管道的升級將有利于巨龍管業、青龍管業等上市管材企業。
環境監測需求快速增長
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治理勢在必行。從當前政策的導向來看,環保產業已經迎來了黃金十年發展期。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生態的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因此,環保行業在政策驅動下,未來很長時間將保持持續快速的增長。而保護環境,監測先行。
據了解,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2013年8月份聯合印發《國家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環境監測領域規劃總投資400億元。其中環境監測儀器及運維服務的投入,將占絕大部分。
安信證券預測未來3年火電機組脫硝改造步入高峰期,相關在線監測行業進入需求快速發展的時期。國家對大氣監測網的建設拉動相關監測儀器需求規模約20億元;而未來新污染源監測因子增加必將帶來相關監測儀器需求市場的快速增加。
環境監測高端儀器領域進口替代空間大。目前高端儀器一直被外資壟斷,國產PM2.5監測儀器市場占有率僅為15%,未來高端儀器的進口替代空間大,行業并購未來成為趨勢。
安信證券給予環境監測行業“領先大市-A”投資評級。政策驅動環保產業未來5年年均增速17%左右,隨著火電脫硝、大氣污染監測及新的監測領域增加,環保監測儀器行業的需求規模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長,重點推薦雪迪龍、聚光科技、先河環保。
固廢處理進入快速發展期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環境保護問題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環境保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涉及眾多細分領域,其中,固廢處理行業,相比較而言起步較晚,發展也落后于污水處理、煙氣處理等行業。
因此,市場人士表示,固廢處理行業將是我國環保產業中最具發展前景的領域,成為環保各個子領域發展的后起之秀。目前,A股市場中,涉及固廢處理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桑德環境、盛運股份、格林美、首創股份、城投控股、維爾利、華光股份等。
“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總投資額與固廢處理投資額分別為2.16萬億元、2100億元,到“十二五”末將分別達到3.4萬億元、8000億元,從投資占比情況來看固廢處理占比由“十一五”的9.7%提高到23.5%。所以,“十二五”期間,固廢處理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固廢處理涉及多個層面,是一個綜合治理的范疇,產業鏈完整。市場人士建議從以下四個層面對固廢處理行業布局。
第一,生活垃圾處理。我國目前垃圾焚燒比例在15%至20%之間,與國土面積相對較大的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相關個股:華光股份。第二,危險廢物處理。相比其它種類危廢處理,核廢料處理難度更大,壁壘更高,在我國大力推進核電的背景下,核廢料處理也提上日程。相關個股:九龍電力。第三,工業固廢回收利用。原材料的制約成為我國工業固廢回收利用行業的發展之源,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同樣是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相關個股:格林美。第四,廢棄電器電子回收處理。從強化環境保護的考慮,到“變廢為寶”的愈發重視;從“家電以舊換新”為行業帶來的新契機,到即將出臺的可能引起行業變革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政策助力行業發展貫穿始終。
大氣污染治理9大受益股解析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審議通過《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會議認為,打好防治大氣污染的攻堅戰、持久戰,是改善民生的當務之急,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自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定目標、建機制、強監管,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上邁出了新的步伐,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同。但大氣污染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必須充分認識防治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堅持不懈付出努力。要立足國情、科學治理、分類指導,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PM2.5和PM10治理為突破口,抓住能源結構、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不斷推出遠近結合,有利于標本兼治、帶動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大氣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見實效,努力實現重點區域空氣質量逐步好轉,消除人民群眾“心肺之患”。
會議要求在抓緊完善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實施跨區送電項目,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推廣使用潔凈煤。促進車用成品油質量升級,今年年底前全面供應國四車用柴油。推行供熱計量改革,開展建筑節能,促進城鎮污染減排。加快淘汰老舊低效鍋爐,提升燃煤鍋爐節能環保水平。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二是發揮價格、稅收、補貼等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對煤層氣發電等給予稅收政策支持。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今年安排100億元,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行“以獎代補”。制定重點行業能效、排污強度“領跑者”標準,對達標企業予以激勵。完善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加大力度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汽車。大力支持節能環保核心技術攻關和相關產業發展。三是落實各方責任。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考核。健全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監管體制。完善水泥、鍋爐、有色等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范環境信息發布。會議強調,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加注重運用市場和法治手段,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和科技支撐的作用,圍繞結構調整、重點行業綜合整治和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建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制定修訂相關法規,推動形成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齊心協力防治大氣污染的治理格局,以實實在在的成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造福全體人民。
機構認為,大氣治理板塊繼續推薦關注細分行業龍頭:脫硫除塵龍凈環保,在線監測雪迪龍、先河環保、天瑞儀器,個人防護新綸科技。
相關概念股還有燃控科技、龍源技術、九龍電力、富春環保、國電清新、永清環保、迪森股份、龍凈環保、貴研鉑業等。
此外,招商證券認為,我國煤炭、水能、陸地風能和太陽能資源主要分布西部和北部地區,非常適于集中規模開發和利用,交直流特高壓輸電通道是當期及未來一個階段的必然選擇。過去一年的大氣污染事件已經使政府意識到治理的緊迫性,減少東部地區排放已成共識,輸煤還是輸電的爭議將就此結束,特高壓通道建設必將加速。
繼續推薦受益特高壓建設的設備企業。維持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其他輸變電設備企業特變電工、中國西電、國電南瑞、四方股份也將受益于特高壓建設。
環保成兩會焦點 四領域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