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阜南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以來,解決了群眾“吃水難”。但點多面廣的供水網絡,常有跑冒滴漏和故障出現,一遇用水高峰,搶修電話總是響個不停,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用水。2013年6月,阜南縣試水市場化運作,成功拍賣兩個水廠經營權,這不僅放活了水廠經營權,還促進了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良性發展。
水廠管理方面的煩惱
“自從水廠建好以后,我們吃水就不成問題了。”聊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阜南縣于集鄉張樓村村民張建軍興奮地說,“就連去年大旱期間都沒斷水。要是在往年,每天還得跑三四里路,到鄉政府大院去拉水吃。”
張建軍所在的于集鄉地處沿淮崗坡地帶,地下水埋藏較深。特殊的地質結構,造成這里一遇大旱,群眾的小口井就打不出水。2012年10月,設計供水能力3.4萬戶的于集中心水廠投入使用,這一帶群眾的吃水問題從此有了保證。
截至2013年年底,阜南縣共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1處,供水人口40余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阜南縣政府規定水費計收只能“保本經營”。
盡管縣里落實了水廠管理人員,縣財政也專門設立了工程運行維護基金,但是,面對如此大規模的供水,無論是管理力量,還是工程運行維護基金,都可謂是杯水車薪。“一遇供水高峰期,搶修電話一個接著一個。”縣農村飲水安全管理站站長張廣蘭說。
改革創新試水市場化運作
為進一步提升水廠供水服務質量,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積累工程運行維護資金,2013年6月,阜南縣水務局根據現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相關規定,選擇運行狀況好、經營前景優的于集中心水廠和苗集中心水廠,進行經營權拍賣試點,拍賣經營權均為15年,開創了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經營權拍賣先例。
水廠經營權移交后,由買受人在確保供水水質滿足規范要求、供水水價嚴格執行農村飲水安全水價政策的前提下,按市場規律自主經營。
“兩處水廠經營權成功拍賣,為探索阜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積累了經驗。”縣水務局局長曹濤說,“拍賣水廠經營權,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更好地放活,在保證供水安全、水價不變的前提下,由買受人按市場規律自主經營管理水廠,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人民群眾長期受益。”
苗集鎮群眾焦峰說,水廠經營權沒拍賣以前,跑水漏水好多天都沒人修,現在不一樣了。據苗集中心水廠買受人介紹,現在,小的跑水漏水事故,我們基本做到當天發現,當天修好。較大的事故,在縣農飲站的配合下,基本上3天之內能確保修好通水。
“經營權拍賣后,群眾用水更有保障,水費收取也不成問題了。”于集中心水廠買受人席家剛認為,經營權拍賣對各方都有利。
將有更多水廠學會“游泳”
2013年10月,阜南縣水務局又成功拍賣3處水廠經營權。全縣已有5處水廠經營權成功拍賣。曹濤表示,下一步,對條件成熟的水廠,將繼續采取拍賣經營權的方式進行拍賣。對小型水廠,將按照省、市有關要求,積極探索承包、租賃等方式,放活水廠經營權,逐步建立權責明晰的農村飲水工程管理體制和以水養水、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