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湖北十堰市“外修生態 內修人文”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在市住建委舉行。市住建委副主任張丙申通報2013年十堰“治污”方面的工作進展,并就今年住建部門如何確保實現“一江清水永續北送”等事項回答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十堰日報、十堰晚報、十堰廣播電視臺等媒體記者提問。
“2013年,十堰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污水處理能力、污水管網建設等方面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張丙申在通報過去一年工作情況時說,去年,十堰城區4座污水處理廠(神定河、泗河、犟河(西部)、東風花果污水處理廠)共達標處理污水約7444萬噸。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運行13座污水處理廠,總設計處理能力46.6萬噸/日。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十堰還將新建75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設施項目。
張丙申說,去年十堰完成神定河污水處理廠膜設施更新改造,對城區污水管網進行拉網式普查,制訂科學的《城市排水專項規劃》和污水管網建設實施方案。“十二五”期間,十堰城區規劃建設主支污水管網總長1490公里,其中2012年底前已建成384公里,2013至2015年要建設1106公里,2013年完成了主支管網建設333公里?偟囊笫,力爭2014年污水收集率達85%以上,2015年達95%以上。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過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壓,‘治污’投入之大史無前例。”張丙申透露,按照規劃,2013至2015年十堰城區需新建、改造1106公里污水管網,概算投資12.64億元,但其中僅有67.9公里納入《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概算總投資0.679億元,申請到國家投資0.57億元,缺口資金12.07億元。十堰在財政資金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不等不靠,2013年先行啟動500公里主支管網建設。
今年汛后,清澈的漢江水將從十堰市丹江口水庫出發,一路浩蕩,奔流向北,潤澤京津。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住建部門將怎么做?針對媒體記者關心的話題,張丙申說,2014年,住建部門將進一步強化對供排水行業的執法管理、加快推進污水管網和入河排污口建設、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建設進度。2014年十堰城區計劃再建城市污水管網150公里,整治排污口100個。
“在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方面,將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逐步實現托管運行。”張丙申介紹,目前的污水處理廠建設、管理存在先天不足,缺乏污水處理專業人才,運行監管需要進一步規范,通過招投標,市場化地引進專業的污水處理公司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目前已經有北京排水集團、北京碧水源公司等知名企業就污水處理廠托管運營問題提出意向性合作方案。力爭今年5月之前將神定河污水處理廠實現托管運營,之后逐步推廣。”張丙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