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遂寧市城區備用水源工程建設方案》日前出臺。遂寧市將黑龍凼水庫作為市城區的第一備用水源,三仙湖水庫作為市城區的第二備用水源,船山區梓桐溝水庫作為市城區戰略性儲備水源。市城區備用水源輸水管道工程按兩期分布建設實施,先啟動第一備用水源輸水管道工程建設。
兩大備用水源已確定
據了解,目前,遂寧市城區供水水源主要來自于南北堰從涪江取水,經多年城市供水狀況分析及今后的需水預測,南北堰水源地的供水量能滿足市城區經濟社會用水需求,但水質易受涪江上游污染影響,我市城區的缺水狀態主要表現為水質性缺水。近幾年,涪江發生了多起水質事件,威脅著我市城區居民飲水安全,加強城區備用水源工程建設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
城市規劃區周邊無大中型水庫工程,只有青龍湖、陡坡子、斑竹園、應龍橋、靈泉湖等小型水庫,但這些水庫均不具備作為城市備用水源的條件。而安居區的麻子灘水庫、蓬溪的赤城湖水庫雖有水量,但離市城區較遠,投資成本大,仍不適宜直接作為備用水源。經反復比較和科學論證,確定蓬溪縣黑龍凼水庫和在建的安居區三仙湖水庫作為市城區的備用水源。
保證水質水量達標
蓬溪縣黑龍凼水庫總庫容1674萬m3,水庫距遂寧河東新區約17km,正常蓄水位352m,比市城區高約70m,引水成本低。此外,規劃的“武引蓬船灌區”囤蓄工程白鶴林水庫及赤城湖水庫可通過連通工程向黑龍凼水庫補水,該水庫水源能作為涪江以東城區的備用水源。在建的安居區三仙湖水庫為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毗河引水工程可向水庫沖蓄),水庫正常蓄水位320.00m,總庫容1742萬m3,年供水總量2143萬m3,水庫還可從麻子灘水庫補水,水庫距離遂寧主城區約22km,正常蓄水位比市城區高約30m,其水源可作為涪江以西城區的備用水源。
遂寧市城區備用水源工程建設通過水環境治理和水資源保護綜合措施,使供水水源水質達到國標Ⅲ類及其以上標準,并確保中遠期備用日供水量達到31萬m3(其中河東11萬m3,河西20萬m3),基本滿足中遠期市城區備用水取水的需求。
據介紹,市城區備用水源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的原則進行實施建設。我市將黑龍凼水庫作為市城區的第一備用水源,三仙湖水庫作為市城區的第二備用水源,船山區梓桐溝水庫作為市城區戰略性儲備水源;輸水管道工程按兩期分布建設實施,先啟動第一備用水源輸水管道工程建設。
一期建設方案包括河東城區備用水源輸水管道鋪設,2014年12月底前黑龍凼水庫至河東在建的永盛水廠鋪設1根DN1200mm原水輸水管,輸水規模為11萬m3/d,輸水距離約17km。二期建設方案包括河西城區備用水源輸水管道鋪設,三仙湖水庫至市城區河西建設2根DN1000mm原水輸水管道,輸水規模為20萬m3/d(每根輸水規模為10萬m3/d),輸水距離約22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