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有效的加強青島市農村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保障農村人口飲用水衛生安全,2012年初,青島市衛生監督局與世界衛生組織簽訂了2012-2013雙年度衛生技術合作項目——“借鑒東部地區經驗探索西南地區飲用水安全監管對策研究”。兩年時間里,在專家組、調查人員、執法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基本摸清青島市農村飲用水衛生現狀,并通過有效衛生干預,開展農村飲用水衛生示范點建設,總結探索農村飲用水衛生監管模式,讓當地農民喝上了衛生安全的飲用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農村飲用水衛生示范點建設逐步輻射到更多的鄉鎮。這一模式同時也被項目合作方廣西地區部分縣市學習借鑒,越來越多的農民從示范點建設中受益,當地水質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大為改善。
項目啟動后,市衛生監督局與開發區、萊西市衛生監督機構共同組織專家組、調查人員、執法人員,對當地農村水質情況進行了調查和水質檢測。選取在青島市有代表性的開發區、萊西市作為農村飲用水衛生監管狀況調查樣本地區,每個地區選擇1家鄉鎮級集中式供水單位、2家村級集中式供水單位、10個分散式供水點作為水質調查監測點,對上述供水點開展豐水期、枯水期飲用水衛生監測調查。通過采取實地勘驗、信息收集、數據采集和數據對比等措施,在全面調查摸清樣本地區村鎮生活飲用水的水源類型、供水方式、供水范圍、覆蓋人口數、飲水消毒處理方式、供水單位的衛生現狀等基礎上,對調查中發現的風險點運用WSP管理模式進行分析,使調查分析做到了科學性、前瞻性、準確性和務實性相統一,實現了動態干預管理的科學有效、切實可行,掌握了水質衛生狀況。
為改善當地水質衛生狀況,兩級衛生監督機構開展了第一期4個農村飲用水衛生示范點建設工作。通過專家組對水質數據的分析,在水源地防護、消毒設施運行等重點環節進行指導改造,并通過屬地化管理,責任到個人,加強了當地農村飲用水衛生檢查員的巡查力度。市衛生監督局對示范點建設供水范圍內的人口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腹瀉病病人發病情況調查,結果顯示衛生干預效果明顯,腹瀉病等水性疾病發病率明顯降低,當地農村身體健康得到保障。
農村飲用水衛生示范點建設得到了開發區、萊西市當地政府的支持,開發區靈珠山街道辦事處將農村飲用水衛生示范點建設作為民生工程,列為2013年地方政府辦實事之一,投入30萬元資金改善了8個農村集中式供水點的基礎設施。萊西市為轄區兩個村莊自建集中式供水免費安裝了消毒設施,配備了消毒藥品,開展了水質檢驗,使當地群眾喝上了衛生安全的飲用水。目前,上述兩個區、市正在進行動態跟蹤和經驗積累,擬在進一步予以推廣,帶動轄區農村飲用水監管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為將農村飲用水衛生監管經驗進一步科學化和系統化,市衛生監督局結合項目成果,先后出臺了《青島市農村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規程》、《農村飲用水衛生監督常見問題的監督意見》和農村飲用水各項衛生管理制度等規范性制度,對農村飲用水衛生示范點的移植和推廣建設起到了有效推動作用。
由于青島市農村飲用水衛生示范點建設工作干預管理科學規范、效果顯著,省內其他地市和廣西地區先后進行參觀考察,并在全省衛生監督工作會議中予以介紹推廣。示范點建設工作同時得到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國際司領導的高度評價,認為青島把提高項目的執行率與深化醫改、促進工作緊密結合,成果產出對于幫助政府決策、推動行業衛生標準的完善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