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2012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4億輛,其中汽車駕駛人首次突破2億,每百戶家庭私人汽車擁有量超過了20輛。
持續迅猛增長的機動車保有量,對環境的壓力日益加大。近來霧霾多發,大家對機動車造成的空氣污染高度關注,但是洗車業對水資源的過度消耗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以北京為例,2012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520萬輛。有調查稱,北京每年在洗車上所耗用的自來水達4000萬噸,相當于20個昆明湖,讓本就很“渴”的北京愈發雪上加霜。
事實上,洗車行業節約用水并不難,關鍵要減少對自來水的過度消耗,推進水的循環利用,提高再生水洗車比例。然而,目前北京再生水洗車的比例還很低,大量洗車的自來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并未循環利用。據對北京京城中水有限責任公司的調查,該企業每年為北京市供應2.2億噸再生水,但其中只有20萬噸被送到了洗車行,不到整個再生水使用量的0.1%。
再生水洗車難以推廣,究竟“卡”在哪里?究其根源是管網覆蓋面低,價格過高。據統計,1元1噸的再生水,送到洗車店之后,加上運費就達到15元甚至20元錢1噸,可以說是“付得起水費付不起運費”。而目前北京的自來水水價只有4元/噸,洗車業用水則高達61.68元/噸。巨大的價格差,導致很多洗車店為節省成本私接或盜用自來水,甚至一些黑洗車點直接從昆玉河等城市景觀河流里取水。同時,政府對洗車業用水的監管薄弱,也為洗車店逃避特種用水的高額水費留下了空間。
要推進再生水洗車,首先必須加大對浪費用水的懲罰力度。當前,洗車市場比較混亂,正規洗車店、草臺班子洗車店、黑洗車點等并存,管理粗放。必須加大節水執法力度,加強市場監管,健全洗車行業用水管理機制,推動洗車行業正規化、集約化發展。
其次,要采取激勵機制,鼓勵洗車行業循環用水,做好微循環。這也是目前城市再生水管網不夠健全的情況下較為可行的方式。要讓洗車企業通過循環用水,把成本降下來,效益提上去,這樣再生水洗車才能有持久的動力。從長遠來看,城市必須加快建設再生水廠,配套完善再生水管網,降低再生水的價格成本。以往再生水的用途多集中在農田灌溉、園林綠化、工業用水等方面,對洗車行業用水的支持力度還有待加強。
最后,居民自己也要增強環保意識,多選擇節水洗車店,多自己動手洗車。據統計,自己洗車用一桶水就可以洗完,只需要8升水左右。只有我們每個人把保護環境的理念融入現實生活的點滴之中,美麗中國才能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