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整個行業的營業收入、完成的任務量、國際化業務開拓、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取得顯著的成效,全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面對未來發展,工程勘察設計企業能否沿著過去的發展“軌跡”繼續實現高增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過去十年,行業的發展基本屬于“外部資源推動型”的發展,即在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度增加情況下的被動增長。大多數設計單位依然是典型的項目運作型,自身的能力體系不完善。另外還有一部分的發展是來自于條塊分割所造成的壟斷性增長。設計企業如果要謀求新發展,推動轉型是必由之路。但設計企業轉型不是業務的策略性調整,也不是企業的一次管理運動,更不是企業的形象工程。筆者認為,推動設計單位轉型迫切需要思維轉型,要確立科學的定位思維、路徑思維和否定思維。
定位思維:轉型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種種跡象表明,影響行業發展的外部宏觀形勢將發生劇烈變化。相應的,行業市場規律和競爭態勢將發生嬗變,企業發展的內在規律都將發生變化。
首先,宏觀形勢變化要求設計企業轉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內,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都將是首要的宏觀經濟任務。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低碳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都將對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提出更高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如何適應宏觀環境需要,積極推進自身的技術創新、業務模式創新和體制創新,進而抓住機會,是每家企業尋求持續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
其次,行業競爭態勢要求設計企業轉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來五年整個行業將進入“重整分化”時期,行業的整合優化將進一步加快,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整個行業將從目前的“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指設計行業的規模和實力)演變為“金字塔”式的行業格局。在此背景下,跨行業發展、兼收并購將成為常態,行業內企業的淘汰出局也將不再新鮮。
最后,企業發展的內在規模改變要求設計企業轉型。長期以來,相當一部分設計企業業務雷同、管理粗放、資源整合效率低下的局面沒有根本性改變。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積極進行發展模式的創新、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創新服務模式是每家設計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從未來發展的角度看,設計企業轉型絕不是“錦上添花”,而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
路徑思維:理性認識設計單位轉型的本質
未來幾年,根據行業發展的內在特點,我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的轉型主要體現為專業化和集成化的探索。走專業化發展道路的設計企業必須著力打造自身的特色優勢,可能是專業技術方面、專項服務領域方面,也可能是運作模式方面;走集成化發展道路的設計企業必須要以專業化為支撐,完善工程服務產業鏈。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企業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現代化、集約化的運作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工作的資源投入,提升資源的的集聚、集成和整合能力。著力實施戰略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品牌管理、知識管理、企業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創新。與此同時,工程勘察設計企業必須加大力氣開展技術創新研究,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動力及能力,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利用。這些都是設計企業轉型的內容體現,真正能夠有效推動設計企業的轉型必須要從轉型的本質層面去認識。否則,轉型往往會演變成為“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的情況,甚至一些轉型成為進退兩難的“爛尾樓工程”。
根據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的內在特點分析及發展要求,現階段設計企業的轉型有如下三個本質特征:
首先,設計企業的轉型不僅是企業資源能力體系的量變,更體現為質變。長期以來,設計企業的發展基本上是沿著“項目主導、兩端延伸”的思路在發展,設計企業的核心資源基本上體現為資質、分割的市場占有和技術等方面。如果要實現專業化的轉型,則需要某方面的的技術優勢、服務深度的突破;如果實現一體化轉型,則需要企業打造戰略管理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和商務能力;如果實現全產業鏈的延展,則需要著力打造融投資能力、經營運作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育和打造,不是原有設計企業資源能力的簡單累積,而是企業資源能力體系的一次躍升,是一次質變。
其次,設計企業的轉型不是直線形的調整,而是曲線式的前進。經過十年的快速增長,相當一部分的設計企業雖然取得了發展,但是企業內部的資源集成能力相對低下,具體體現為內部的資源分散、利益主體眾多,由此導致設計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足,整個企業的宏觀把控能力也不到位。為此,設計企業往往希望能夠在不影響目前業務運作的前提下尋求轉型,實際上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設計企業的轉型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業務的“起伏”狀態,呈現出曲線型的前進。
最后,設計企業轉型不是企業現有體系的優化,而是企業的深層次變革。設計企業的轉型不是靠對現有體系的“小修小補”能夠實現的,轉型過程不僅會牽涉到業務內容的調整、業務模式的變化,更牽涉到人才結構的變化、內部價值取向的變化,這些都是深層次變革的范疇。
只有對設計企業專型本質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才能對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困難有充分的估計,才能把握好轉型的路徑。
否定思維:設計單位轉型需要理念創新
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的轉型具體體現為業務轉型、組織轉型、人才轉型和文化轉型等。決定這些轉型能否有效的開展并取得相應成效的關鍵是理念的革新。
由于我國設計單位體質變化的歷史沿革,截至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內部運作依然有“作坊型”的痕跡,小企業就是一個小作坊,大企業往往是若干個小作坊的聯合體。此外,企業內部的“技術情結”濃厚,對于管理提升重視不夠。再者,過去十年的快速增長,導致變革轉型會影響相當一部分人員的既得利益和工作習慣,在內部往往難以達成有效共識。
面對未來發展的轉型,設計企業需要進行三方面的理念創新:
一是發展理念的創新。工程勘察設計企業過去的發展或多或少地體現為“以短期市場任務、短期效益為導向”、“重短期任務輕長期發展”、“重經營輕管理”、“重獨立運作輕團隊協作”、“重物質輕精神”等問題。要從過去經營項目轉向經營企業、從過去追求量的增長到追求量與質的協調發展、從過去依靠簡單資源投入驅動到依靠創新驅動,必須要克服過去“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喜歡做加法、不愿做減法”的發展理念。對于大院而言,必須考慮如何從做大到做強,否則在未來的競爭中將有裂變的風險;對于中小院而言,必須考慮如何做專、做優、做強,否則可能淪落到產業鏈中的“打工”地位,甚至被淘汰。
二是企業要素理念的創新。由于宏觀經濟結構的轉型,社會對于設計企業的服務需求已從過去的“快、好、省”為主要訴求,演變為精致的產品和創新的服務。相應的,決定設計企業發展的成功要素也將發生巨大變化。未來設計企業間的競爭將更多地體現為品牌競爭、產業鏈競爭、資源整合方式競爭。品牌影響、服務增值、管理規范、技術創新、整合能力、成本控制等將成為未來設計企業之間競爭的要素。
三是人才經營理念的創新。人才是設計企業最重要的資源,過去設計企業對于人才潛力的發揮停留在“物質刺激”、“承包制”等方式,沒有上升到人才經營的層面來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發揮人才、成就人才。設計企業必須要跳出傳統人員管理的困境,從人才戰略的高度,探索人才經營的新模式。遵循人才成長規律,構建足夠的平臺空間、推行有效的中長期激勵機制、簡歷良性的競爭淘汰機制、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思維轉型是企業轉型的前提--對當前經濟背景下設計企業轉型變革的思考
作者:祝波善 摘自: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