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持續提升河湖治理能力鞏固水生態環境
2025年02月08日 【字體:大 中 小 】
水更清了,湖更碧了,生態更好了!2024年,我市全力做好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持續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持續厚植優良水生態本底,真正以河長護河“起筆”、系統治理“著墨”、創新賦能“落紙”,致力繪就一幅城水相融、人水相親的美麗幸福河湖“新畫卷”。
嚴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線,生態保護與治理并重。全面維護河湖庫生態健康,全年共發現并整改涉河湖問題559個,完成205條河道和24個湖泊的劃界復核工作,完善河湖庫管理范圍的劃界成果,并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維護河道行洪安全,穩定采砂秩序。此外,還借助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構建起“技防+人防”的智能化監管體系,實現了點位監控、平臺預警、推送反饋、即時處理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全方位推進碧水保衛戰,水質達標率為百分百。按照“有口皆查、應查盡查”的原則,對全市1101個入河排污口進行復查,明確責任單位,建立健全工作體系。“排、測、溯、治”四個環節環環相扣,確保每個排污口都在可控范圍內。據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15個國省考斷面的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同時,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將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納入城市管理績效考核評價范圍,并著重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源產生,確保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優化城市水環境。
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地下水超采治理顯成效。全力推進河湖復蘇行動,全年累計完成生態補水超過1.28億立方米,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尚義縣察汗淖爾濕地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進展順利,張北黃蓋淖國家濕地公園鳥類棲息地恢復項目也已完成驗收,標志著我市濕地保護邁上了新臺階。2024年,我市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務達410平方公里,并通過鞏固耕地治理、推進旱作雨養項目實施、積極調整種植結構、推廣抗旱耐旱作物以及啟動壩上5縣區地下水位止降回升攻堅行動等措施,全市地下水位較2023年同期上升1.77米,地下水超采治理取得實效,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加強跨區域合力治水,打造更多幸福河湖。積極與北京、承德、保定、錫林郭勒等對接,強化聯防聯控聯治;強化跨界河流治理,落實生態補償,推進綜合治理,保持京冀水源上游出境斷面水質優良;創新推廣典型經驗,如察汗淖健康評價及涿鹿縣、懷來縣聯防聯治試點。同時,穩步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全年完成49條河流、22個湖泊健康評價,22條(個)河湖通過省級驗收。并依托各類活動提高公眾河湖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愛河護河氛圍。截至2024年底,我市幸福河湖建設數量由2023年的6條提升到28條,位居全省第一,讓更多河湖成為人民心之所向的“幸福河湖”。(記者 王松 通訊員 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