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庫區水質智慧監管體系獲評全國優秀案例
發稿時間: 2024-12-27 來源:人民郵電報 作者:記者 李玥
本報訊(記者 李玥)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之際,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日前發布2024年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優秀案例結果,湖北省十堰市生態環境局“丹江口庫區水質智慧監管體系”獲評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優秀案例,將納入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案例庫。
湖北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年來,丹江口水庫已累計向北方送水683億立方米,惠及過億人口。中國聯通十堰分公司主動承擔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重大使命,在十堰市委、市政府戰略謀劃和指導下,充分發揮中國聯通一體化的專業能力和數字政府建設服務優勢,聯合南京紫金山實驗室承建丹江口庫區水質安全保障數字化平臺。該平臺以“全數據集中、全社會協同、全業務智能”為建設理念,融合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自主核心能力,引入衛星、無人機、水質波紋監測等新手段,圍繞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執法監督等方面,持續提升云網融合的數字化服務能力,構建集綜合分析、業務管理、輔助決策于一體的多維度丹江口庫區水質安全智慧監測創新應用體系,助力丹江口庫區水質安全監管、治理工作由信息化邁向數字化、智能化。
十堰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藍勁松表示,丹江口庫區水質智慧監管體系的構建,有效推動了保水護水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預警型轉變,助力漢江流域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目前,一條“空、天、地、水”全方位守水防線已在丹江口庫區建成。由中國聯通十堰分公司建設的十堰市丹江口庫區水質智慧監管體系,不僅為丹江口庫區的水質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