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前身是環境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2002年正式更名為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40多年來,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共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技術人才12000余名,在服務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院現有教職工175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7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38人。學院現有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環保設備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7個本科專業。市政工程和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2個博士學位授予二級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1個碩士學位授予一級學科,市政工程,資源與環境,供熱、供燃氣、通風和空調工程,材料與化工以及工程管理(非全日制)5個碩士學位授予二級學科。2019年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已通過建設部本科專業評估及復評估。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為山東省一流培育建設學科,市政工程2006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環境工程專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學院下設7個教學系(部、中心),分別為市政工程系、環境工程系、環境科學系、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環保設備工程系、化學基礎教學部和本科教學實驗中心。在校本科生2298人,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611人。
近年來,學院積極對接生態文明建設和新舊動能轉換,在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生態環境和固體廢物資源化、冶金節能減碳生產技術及裝備、建筑節能及人工環境等研究領域的特色優勢不斷彰顯,一批攻關成果在南水北調、污染治理、服務北京冬奧會、清潔可再生能源、高原列車等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學院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在研項目5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5項,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科技重大專項15項,省部級項目100多項,年均科研經費2000余萬元。近5年,發表科研論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的有2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20余部;申請發明專利2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其他省部級科研獎勵20余項,學院所在工程學學科首進ESI全球排名前1%。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和社會實踐,年均榮獲省級二等獎以上獎勵30余項。學院重視黨建及工會工作,先后獲得“全國模范職工小家”、“山東省模范職工小家”、“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青島市工人先鋒號”、“青島市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院實驗室總面積54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約7000余萬元。擁有化學與環境監測實驗室,暖通與熱能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和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4個本科教學實驗室。擁有城鎮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冶金爐渣高效資源化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環境生態工程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能源與環境裝備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工業流體節能與污染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省余熱利用及節能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能源與環境裝備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暖通與熱泵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冶金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市新型環保技術實驗室等10余個國家和省市重點科研平臺。與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成立了山東省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
學院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承(協)辦國內外高端學術會議10余次,2019年成為國際水協(IWA)正式成員。與美國、德國、挪威、瑞典、新加坡、韓國、日本、加拿大、伊朗、香港、臺灣等國家(地區)的高校和企業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聯系。(2024年9月更新)
姓名 |
職務 |
職責分工 |
辦公地點 |
辦公電話 |
焦紅良 |
黨委書記 |
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負責黨建、思想政治、意識形態、安全穩定等工作。分管黨政辦公室,聯系環保設備工程系。 |
C2-3-501 |
85071271 |
劉長青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負責學院發展規劃、人事、財務工作。聯系市政工程系。 |
C2-3-502 |
85071696 |
范學工 |
正處級組織員 |
協助黨委書記做好黨建工作,聯系化學基礎教學部。 |
C2-3-301 |
85071673 |
隋學智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負責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業創業、日常管理、紀檢、宣傳、統戰及工會工作。分管學生工作辦公室。 |
C2-3-401 |
85071682 |
紀玉超 |
副處級組織員 |
協助黨委書記做好黨建、校友工作。 |
C2-3-506 |
86870913 |
劉龍 |
副院長 |
負責本科教學、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踐教學、非學歷教育、本科招生宣傳及本科教學實驗中心管理工作,聯系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 |
C2-3-506 |
85071236 |
陳棟 |
副院長 |
負責學科建設、科研與社會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及科研實驗室建設管理、資產管理等工作。分管教學科研辦公室,聯系環境科學系。 |
C2-3-506 |
86870913 |
施雪卿 |
副院長 |
負責研究生教學、國際合作辦學和外事交流等工作,聯系環境工程系。 |
C2-3-506 |
85071236 |
市政工程系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 |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
能源工程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