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探索形成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推進生態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是安徽乃至整個華東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是合肥、淮南等地重要飲用水源地。近年來,六安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戰略引進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集團”)所屬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環保集團”)開展城市水環境整治、建設和管理等工作,構建了“廠網河一體、供排水一體、建管運維一體、城鄉統籌一體”的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形成了“管控有力、節約高效、服務便捷、智慧科學”的“水當家”工作模式,搭建了城市智慧“水管家”服務平臺,為全面推進生態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有效的探索。
一、創新治理、政企協同
六安市積極探索水環境治理新路徑,加強與長江環保集團多層面、多維度合作。一是優化合作模式。通過PPP、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開展合作,先后與三峽集團合作實施了市城區水環境(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一期PPP項目、市城區供排水一體化特許經營項目、舒城縣水環境(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PPP項目,同步謀劃了六安市主城區管網攻堅戰等項目,項目總投資109.83億元,已完成投資68.73億元。二是創新體制機制。六安市政府與長江環保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長江環保集團按照“一個城市、一個管家、一個機制、一張藍圖”的發展方向,組建六安水管家公司。六安市成立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各區、市直有關單位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六安市城區“水當家”監管服務工作導則(試行)》,六安水管家公司發布《六安城市智慧水管家服務手冊(試行)》,進一步明晰政企職責。政府“當家”與企業“管家”同心同向,既分工明確又協同并進,建立了“當家”“管家”的有效工作機制,統籌推動六安城市水環境治理協同高效。三是盤活存量資產。充分運用PPP模式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發揮回收資金帶動效應,將城北污水處理廠等8個排水存量項目以及六安一水廠等4個供水存量項目進行資產盤活,長江環保集團支付六安市政府30.8億元存量資產對價款用于新建項目投資,拉動投資近百億元,形成舊的存量轉化為新的增量的良性循環,得到國家發改委高度認可,六安市共獲得此專項中央預算內補助資金4.53億元。
二、系統治理、內外并舉
六安市政企協同發力,扎實推進六安城區水環境系統治理,取得了顯著的治水成效。一是精準治污。六安市主城區污水處理能力已由2019年的18.5萬噸/日提至41.5萬噸/日,污泥處置能力由140噸/日提升至280噸/日,新增中水生產能力5萬噸/日,滿足“十四五”城市發展需要。加快管網修復改造,累計整治管網病害點11349個,新建污水管網54.4公里、修復改造71公里,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顯著提升。二是長效治河。六安市中心城區范圍內13條黑臭水體全部消除,并達到“長制久清”標準,經第三方公眾評議機構群眾滿意度調查,水體治理的群眾滿意度均高于98%,整體滿意度達到98%以上。新安渡口國控斷面穩定達到III類水質標準以上。三是系統治澇。通過打通河道、疏通淤積、建設泵站、管道提標等措施,上收、中通、下排,完成六安市22處最嚴重積澇點整治,系統解決“城市看海”問題,滿足城市內澇防治要求,基本實現整治點位“小雨不積水、大雨不積澇”,順利通過2023年汛期的考驗。
三、綜合治理、善治為民
六安市不斷強化水環境綜合治理服務,對城市智慧“水管家”相關建設、運營、考核等監管服務工作實施專班統籌,建立健全分級處理、專家咨詢、工作調度、督查問責等制度。一是抓好項目監管服務。定期召開項目例會,協調保障項目前期報批工作,推進項目落地,做好施工環境、臨時用地、占破道等協調工作,聘請跟蹤審計單位和第三方績效服務單位,強化項目全過程監管,促進水管家公司完善制度、高效運行。二是抓嚴運維服務考核。設立六安市給排水管理處,統籌全市供水、排水、節水監管工作,并負責對六安水管家公司水環境治理項目進行考核,促使水環境治理系統化規范化、監管制度化法制化。三是抓實公眾訴求響應。六安水管家公司積極響應六安市“小切口”專項整治和“‘重暢決’+‘民生呼應’”機制,形成“統一歸集訴求、分流交辦核處、統一回復處理結果、及時督查跟蹤”閉環流程,建立內外部快速響應機制,及時解決民眾訴求,不斷提升服務質效。
四、科學治理、提質增效
六安市堅持新發展理念,引入海綿城市、資源能源循環利用、生態價值轉換等新理念新思想,廣泛采用極限去污、智慧水務、BIM智能建造、“+光伏”等新技術新工藝。一是支持引入新技術。在控制項目投資的基礎上,秉承“水質永續、資源循環、能量自給、環境友好、適應靈活、智慧融合”的理念,引入國內最新水質凈化理念,投資建設了“鳳凰橋水質凈化廠”,與六安市污泥處置廠、鳳凰橋中水廠構建了一條污水資源化利用通道。二是支持開展新試點。在城北水質凈化廠內建設水管家集控中心,并自主研發國內首個水務業態全覆蓋、數據全監視、操作全遠控的智慧水務調度系統,實現城市涉水設施聯調聯動,由傳統水務獨立運營模式過渡到集中管控運行、各廠站少人值守,實現精準治水、降本增效,引領水務行業工業數字化轉型。2023年12月,“六安城市水管家集控系統研制及示范應用”入選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發布的《2023年智慧水務典型案例》。三是支持拓展新業務。通過定向研制土壤類產品、基質類產品和肥料類產品,逐步打通“污泥-處理產物-營養土-園林產品”產業鏈,并在蘇大堰濕地公園的種子塔花海區開展基于“污泥變花海”“污泥變草坪”理念的示范研究,加速生態產品價值轉換,實現污泥“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