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固而有方,第十三屆生態環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極目新聞2024-12-07 09:49
極目新聞記者 涂夢蝶
通訊員 李斌
實習生 潘潔 魏舒婷
12月6日,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主辦,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環境核算專業委員會協辦的第十三屆生態環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研討會在武漢開幕。研討會聚焦生態環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圍繞相關司法實踐、技術方法等領域話題,召集各部門有關負責人與專家學者們展開對話交流。
研討會現場
“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作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中最為關鍵的技術保障,發揮著關鍵作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表示,從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到明年,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將邁入第十年。這些年來,我國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從無到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向著更科學、更規范、更準確的方向發展。
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副司長王煒介紹,自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啟動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最高法、最高檢等相關單位協調配合、指導統籌,各地落實主體責任、積極推進,推動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案例實踐更加豐富,技術保障更加扎實。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辦理案件超過4萬件,涉及賠償金額約300億元,修復了大批量的受損生態環境。
湖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走在全國前列。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曉潔介紹,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省累計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3577件,賠償總金額約4.73億元。辦案數量位居全國第五位,實現了全省17個市州及全部縣(市、區)啟動案件辦理全覆蓋。另外,湖北還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了生態環境損害“顯著輕微”的具體判斷標準,結合武漢作為全國碳排放權登記結算中心的優勢,探索和推廣了“以碳代償”的生態環境損害替代修復的新模式等。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