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德城區推動水環境綜合治理 夯實大運河優美生態
政務:德州環境 2024-11-18 16:48
按照德州市“十四五”規劃關于加強水生態修復,整體性改善和提升區域水環境,建設林水相依、城水互動、景觀豐富的生態宜居城市相關要求,德城區舉全區之力推動大運河黃河以北段通航,充分展現運河船舶穿梭之美、活水清水靈動之美、流域旖旎風光之美,將大運河德城段建成為生態廊道、綠色發展的典型示范。
德城區立足新發展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問題,從“點、線、面”三方面著手,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著力解決水生態環境瓶頸問題和群眾身邊的突出問題,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推進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推動水生態保護,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節約優先、自然恢復、休養生息、綠色發展轉變。三是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科學理念,系統推進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治理,河湖生態水量保障,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風險防控等任務。
水環境質量明顯提升。主要河流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地表水 V 類標準,2019年以來,南運河水質持續保持地表水Ⅲ類以上,岔河田龍莊省控斷面持續達標,飲用水水源水質100%安全。實施一系列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如人工濕地建設、“兩清零一提標”和黑臭水體整治,有效提升水環境質量。
推動建設水環境生態整治修復工程。爭取上級資金六千余萬元,先后推動德城區二屯鎮溝渠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德城區河道生態修復工程、黃河涯鎮尾水濕地工程等重點工程。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提升完善水生態循環功能,補齊黑臭水體治理短板,通過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綜合整治,創造良好水生態環境。
治污體系不斷完善。進一步加嚴工業企業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全面推進“兩清零一提標”。以支流達標保干流達標,大力推進“點源+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入河排污口”串聯遞進式治污體系建設。推進工業企業綠色升級,全面推進清潔生產改造或清潔化改造。依法對“雙超雙有高耗能”行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推行廢水分質分類處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鞏固涉水“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成果。加大工業園區管理力度。指導工業園區對污水實施科學收集、分類處理,梯級循環利用工業廢水。大力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加強入河湖排污口規范化整治與管理。實施入河湖排污口分類整治。深入開展入河湖排污口溯源,逐一明確入河湖排污口責任主體。按照“取締一批、合并一批、規范一批”要求,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實施入河湖排污口分類整治。建立排污口整治銷號制度,加強日常監督管理。
推動大運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EOD項目。為實現“儒風水韻,大德之城”的美好愿景,保護好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障水環境安全,圍繞“水”做文章,推動大運河周邊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全面夯實大運河優美生態環境;依托“河”謀轉型,深度挖掘大運河文化價值,加快實施“生態+商業+文旅”融合發展的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 EOD模式,打造成為良好人居環境的重要功能區和輻射京津冀的旅游目的地。
原標題:《德州:德城區推動水環境綜合治理 夯實大運河優美生態》
德州:德城區推動水環境綜合治理 夯實大運河優美生態
按照德州市“十四五”規劃關于加強水生態修復,整體性改善和提升區域水環境,建設林水相依、城水互動、景觀豐富的生態宜居城市相關要求,德城區舉全區之力推動大運河黃河以北段通航,充分展現運河船舶穿梭之美、活水清水靈動之美、流域旖旎風光之美,將大運河德城段建成為生態廊道、綠色發展的典型示范。

德城區立足新發展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問題,從“點、線、面”三方面著手,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著力解決水生態環境瓶頸問題和群眾身邊的突出問題,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推進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推動水生態保護,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節約優先、自然恢復、休養生息、綠色發展轉變。三是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科學理念,系統推進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治理,河湖生態水量保障,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風險防控等任務。

水環境質量明顯提升。主要河流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地表水 V 類標準,2019年以來,南運河水質持續保持地表水Ⅲ類以上,岔河田龍莊省控斷面持續達標,飲用水水源水質100%安全。實施一系列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如人工濕地建設、“兩清零一提標”和黑臭水體整治,有效提升水環境質量。
推動建設水環境生態整治修復工程。爭取上級資金六千余萬元,先后推動德城區二屯鎮溝渠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德城區河道生態修復工程、黃河涯鎮尾水濕地工程等重點工程。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提升完善水生態循環功能,補齊黑臭水體治理短板,通過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綜合整治,創造良好水生態環境。
治污體系不斷完善。進一步加嚴工業企業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全面推進“兩清零一提標”。以支流達標保干流達標,大力推進“點源+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入河排污口”串聯遞進式治污體系建設。推進工業企業綠色升級,全面推進清潔生產改造或清潔化改造。依法對“雙超雙有高耗能”行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推行廢水分質分類處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鞏固涉水“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成果。加大工業園區管理力度。指導工業園區對污水實施科學收集、分類處理,梯級循環利用工業廢水。大力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加強入河湖排污口規范化整治與管理。實施入河湖排污口分類整治。深入開展入河湖排污口溯源,逐一明確入河湖排污口責任主體。按照“取締一批、合并一批、規范一批”要求,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實施入河湖排污口分類整治。建立排污口整治銷號制度,加強日常監督管理。
推動大運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EOD項目。為實現“儒風水韻,大德之城”的美好愿景,保護好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障水環境安全,圍繞“水”做文章,推動大運河周邊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全面夯實大運河優美生態環境;依托“河”謀轉型,深度挖掘大運河文化價值,加快實施“生態+商業+文旅”融合發展的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 EOD模式,打造成為良好人居環境的重要功能區和輻射京津冀的旅游目的地。
原標題:《德州:德城區推動水環境綜合治理 夯實大運河優美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