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流域治理不再難,“南四湖”專案作業可“抄”
時間:2024-11-18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中環報記者陳媛媛
圖為山東省微山縣湖興漁村。中環報記者陳媛媛攝
在蘆蕩飄雪、風光旖旎的湖心小島上,11月13日,山東省微山縣湖興漁村迎來一群貴客,讓寧靜和諧的小漁村熱鬧非凡。最高檢將新聞發布會的現場搬到了南四湖中面積較大的微山湖,就是讓社會各界和記者朋友現場見證南四湖專案辦理的成效。
南四湖地處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交界處,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同時也是京杭大運河航運交通要道、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干線和重要調蓄水庫。十多年來,地方黨委政府一直致力于治污,但因為多重污染交織,跨行政區劃治理不統一,邊治理邊污染的局面沒能得到根本性扭轉。2020年8月汛期,南四湖流域多個斷面出現Ⅳ類至劣Ⅴ類水質。
經生態環境部建議,最高檢決定基于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事實進行公益訴訟立案,并成立由四級檢察機關組成的一體化辦案團隊直接辦理,打響了一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社情最為復雜的公益訴訟治污攻堅戰。
以“組團方式”統一辦案
南四湖流域屬于跨省際區劃,因為有此前萬峰湖公益受損案的辦理經驗,由最高檢直接立案并成立專案組,并以“組團方式”統一辦案。這種組團辦案有哪些好處?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南四湖專案組組長張雪樵介紹道:“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可以依法實行一體辦案、綜合履職機制,形成監督合力。跨區劃流域內相關行政區劃共同的上級檢察機關可以公益訴訟立案,并根據辦案需要和實際情況,依法調用轄區檢察人員,采用領辦、提辦或者交辦、督辦等方式,分層級分類別組織下級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
在辦理南四湖專案過程中,四級檢察機關以司法辦案為中心,最高檢以事立案,運用檢察一體化辦案機制,統籌不同地方檢察機關一體化辦案,依法開展行政公益訴訟和民事公益訴訟。
據了解,四級檢察機關分層次分類別立案公益訴訟案件205件,其中市、縣兩級檢察機關立案196件,山東、江蘇省級檢察院立案8件,最高檢直接立案1件。四級檢察機關依法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85件,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20件。通過督促各地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多重污染在根源上基本得到控制。
地方黨委牽頭凝聚合力
跨區劃跨系統協作過程中,在行政機關協同性不足一直一個難題。
南四湖流域涉及徐州市4個縣區,與山東在歷史上形成了90余處、110余公里“你中有我”的“插花地”。與執法主體分散、執法標準不一、區域協調聯動不足緊密相關,單一行政監管系統或者各省分別治理,難以有效根治。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實現上下游貫通一體?
“首先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廳長徐向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在辦理南四湖專案過程中,檢察機關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支持,凝聚法治監督體系合力,有效督促地方政府及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山東、江蘇、安徽三省檢察機關第一時間向地方黨委政府報告最高檢立案情況,時任三省黨委主要領導均作出批示,為解決僅靠一地難以整治省際交界的治污難題發揮關鍵作用。“檢察公益訴訟能夠協同多元主體發揮激活、補漏、兜底作用,推動實現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徐向春說。
工作人員人員介紹污水治理經驗。中環報記者陳媛媛攝
針對制發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后,行政機關僅采取部分整改措施,生態環境受損未得到有效整改,碭山縣人民檢察院召開了聽證會,圍繞“是否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等問題,參考聽證會意見,并向上級院請示后,碭山縣檢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成為南四湖專案中唯一一個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的基層院。
“為更好更快實現公益保護,依托‘府檢聯動’工作機制,碭山縣人民檢察院主動協調相關行政機關進行會商,編制完成《碭山縣復新河水生態環境保護方案》,推動實施污水管網延伸工程,將沿途城鎮居民生活污水接入管網,督促政府投資1.63億元對污染河流進行綜合治理。”碭山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海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道。
作為南四湖流域上游地區,徐州市抓住工業污染這一源頭問題,精準科學治理;聚焦邊界地區治理這一復雜難題,重點進行整治。江蘇省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鐘衛華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南四湖專案”辦理期間,豐縣、沛縣、銅山區和港務區共計投入3.8億元,圍繞14條通湖河流,以及1660余條鎮村河道開展綜合整治。與此同時,徐州市積極開展流域內生態修復,先后實施濕地以及生態緩沖區治理工程13項,累計新增濕地面積8200余畝。
統一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不統一,是影響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貫通一體生態環境治理的根源性問題。
南四湖專案組山東分組成員、山東省滕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劉玲對此深有感觸,“山東有山東的標準,江蘇有江蘇的標準,這個問題困擾著整個流域,這樣的執法困境變成了一個遲遲得不到解決的難題。”
專案辦理期間,“在生態環境部的領導下,在‘南四湖專案’的推動下,按照‘統一編制、分別報批、分省實施’原則,會同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了南四湖流域統一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工作。四省在此基礎上,分別制定或修訂了本省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并于2023年9月發布,今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分黨組成員、副局長、二級巡視員程緒水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這是首個由國家牽頭統一編制、以地方標準形式發布的流域型綜合排放標準,填補了南四湖流域水環境保護無統一執法標準的空白。
南四湖標準是跨省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協同管控的重大創新,對推進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協同保護具有重大意義,為全國其他跨省流域綜合治理起到引領示范作用。現在,全國越來越多的河湖正在由“分段治”“各自治”,走向了“全域治”“聯合治”。
“吃上了綠色發展飯”
近年來,最高檢又積極推動南四湖區域開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南四湖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5A”級景區。
“如今的湖興島再也找不到村口的黑水溝、村尾的臭魚塘,村里發展起旅游業,每位村民臉上洋溢的熱情、發自內心的快樂和自信。” 發布會現場,張雪樵這樣描述自己的感觸。
“在‘南四湖專案’的推動下,微山縣探索出一條具有湖區特色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山東省微山縣縣長郭鑫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微山縣全力支持配合,助力公益訴訟條款寫入《山東省南四湖保護條例》,并以此為重大契機,在山東省率先落實南四湖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鏈”動上下游,構筑全國稀土、中醫藥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生態養殖產業,成功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打造環南四湖文旅產業發展高地。
“最高檢‘南四湖’專案讓幾省一盤棋,把難治的污染問題解決了,我們吃上了綠色發展飯,走上了鄉村振興路。”山東省微山縣張樓鎮湖興村黨支部書記化紅超說。
優良的水資源產出品質高的農產品,湖興村村民走上直播帶貨的致富路。中環報記者陳媛媛
堅持檢察公益訴訟是督促之訴、協同之訴的工作定位,把融入法治監督體系、整合治理資源作為解決辦案難題、確保辦案質效的重要方式方法。最高檢打造了諸如萬峰湖、南四湖、珠江水環境治理、長江船舶污染治理等彰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樣本。
張雪樵在發布會現場提到,11月6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法律司司長帕特麗莎女士到訪最高檢,在觀看南四湖案的短視頻后,高度贊賞中國檢察機關在環境治理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并表示要推動其他國家分享中國公益訴訟的制度與經驗。這也標志著檢察公益訴訟制度通過南四湖案例的傳播,成為在國際上廣受贊譽的司法文明新樣態。
時間:2024年12月4-6日,4號報到,5-6日開會
會議地點:上海市富悅大酒店(上海市松江區茸悅路208弄)
會 議 負 責
王領全 13752275003 金晟 18622273726 孫磊 13702113519
尊敬的行業同仁: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城市化進程加速以及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水環境及水生態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點。近年來我國水環境治理成效顯著,但仍面臨水資源短缺、水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加強水環境保護和水生態修復,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已成為我國當前和未來發展的重要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實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我國的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聯合上海荷瑞展覽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擬舉辦2024年水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大會暨上海水業嘉年華,誠邀各界人士共同探討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之道,推動水處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參與活動 您將收獲
部分探討議題
♢ 智慧水務與數字孿生技術應用;
♢ 水務行業標準、規范、政策解讀;
♢ 城鎮排水系統提質增效與優化;
♢ 城市水系統設備更新;
♢ 飲用水安全保障與現代化水廠建設;
♢ 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藝技術與工程實踐;
♢ 污水再生利用技術及工程實踐;
♢ “廠—網—河(湖)”一體化運行維護技術與實踐;
擬邀嘉賓
夏光 |
國家生態環境部 副司長 |
彭永臻 |
北京工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 院士 |
戴曉虎 |
同濟大學 教授 |
許國仁 |
中國科學院大學 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 教授 |
李成江 |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顧問總工程師 |
侯立安 |
中國工程院 院士 |
任南琪 |
哈爾濱工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 院士 |
馬軍 |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工程院 院士 |
吳明紅 |
中國工程院 院士 |
徐揚 |
上海市建筑學會建筑給水排水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
王復明 |
中國工程院 院士 |
胡洪營 |
清華大學 教授 |
鄭興燦 |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總工 |
柏國強 |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局長 |
徐祖信 |
中國工程院 院士 |
王凱軍 |
清華大學 教授 |
高翔 |
中國工程院 院士 |
白雪濤 |
中國疾病中心博導研究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 原副所長 醫學博士 |
報告題目:新膜制備健康水關鍵技術難題及應對策略
報告人:侯立安 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火箭軍工程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生態環保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分離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新污染物治理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侯立安院士長期致力于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工程設計工作,在飲用水安全保障、分散點源生活污水處理和人居環境空氣凈化等方面,率先提出并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處理及空氣凈化技術和系列裝備,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和富有創造性的成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教學成果一等獎8項,二等獎12項;獲國家專利70余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獎、求是杰出青年獎、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報告題目:協同超凈化水土共治技術在河湖生態整體修復中的應用
報告人:張亞非,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SCI期刊《Nano-Micro Letters》主編(IF-21),薄膜與微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領域:流域河湖生態整體修復(金剛石納米薄膜芯片系統);凝聚態物理和納米電子材料(金剛石、石墨烯、碳納米管等);納米電子器件(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FET、光伏電池、傳感器等);納米加工技術(納米焊接、納米剪切、納米組裝、納米掩膜光刻、表面納米修飾和鈍化等)。完成973、863、國家自然科學金重點項目等十幾項科研項目和幾項軍工尖端科技項目。
報告題目:水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案例分享
報告人:陳飛勇,山東建筑大學資源與環境研究院 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建設環境技術士、日本河川·沙防及海岸·海洋技術士,山東省“一事一議”頂尖人才,廣東省珠江學者,山東省國際科技合作戰略專家,兼任日本工程院東亞委員、中國城市雨洪管理與海綿城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陳飛勇院士長期從事水源地管理與環境保護工程,在中日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為全球20多個國家的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提供技術指導和工程設計,牽頭在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省部級環境保護領域技術開發項目5項;負責設計施工的廣佛新世界海綿社區規劃設計及水系工程建成后被譽為“生態之城”;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得專利授權60余項。獲得日本國土交通省優秀項目獎7次、優秀技術人員獎1次,日本土木學會優秀發表獎1次,2022年度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報告題目:基于GPU和全水動力方法的城市洪澇高效模擬技術
報告人:黃國如 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擔任廣東省水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水資源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水電能源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水文科學協會會員、鄭州大學兼職教授。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6年入選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養人選。最近幾年來,結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對珠江流域枯季徑流預測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主要探討如何在流域數字化平臺上構建枯水徑流的預測模型,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結合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對城市暴雨內澇形成機理以及預報技術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開發了基于GIS系統的城市內澇預警預報系統。主持了國家重大水專項課題的研究任務,對城市和農業非點源污染負荷定量核算方法進行了研究,通過城市和農田現場觀測實驗,對城市非點源污染初期沖刷效應進行研究,構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非點源污染負荷核算模型和基于HSPF模型的農業非點源污染模型。
報告題目:改性酒糟生物炭去除廢水中重金屬 Cr(VI)研究
報告人:司馬衛平,博士,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自貢市發展服務業專家,“含鹽廢水安全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全國循環經濟工程實驗室副主任,《能源環境保護》、《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編委。主要從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小城鎮污水生態處理技術、污泥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市廳級項目10項,主持地方政府及行業企業橫向科研項目5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5項。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RSC Advances》《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中國給水排水》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研究成果 “折流濕地濾池+側向潛流濕地床污水處理系統裝置及方法”獲2011年中國專利優秀獎。
報告題目:排水系統智慧管控和數字孿生實踐
報告人:三峽智慧水務科技有限公司 郭宇峰 副總經理
現任三峽智慧水務科技公司副總經理,英國Exeter大學水信息學博士畢業,擔任國際水協會IWA數字水務專委會委員及中國委員會聯席主席,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智慧水務專委會委員。擁有20年的水務工作經驗,曾先后任職于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艾奕康(Aecom)和阿特金斯(Atkins)、國際環境服務公司威立雅(Veolia)、英國水利和環境研究機構華霖富(HRW),擁有豐富的水務工程規劃、設計、運營和咨詢項目經驗,專業領域涉及智慧水務、市政水務系統規劃和設計、水動力和水質數值模型、水環境治理、城市雨洪管理、水務資產管理等領域。
報告題目:城鎮污水處理廠綠色發展路徑與工程實踐
報告人: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總工/教授級高工 鄭興燦 博士
上海水業嘉年華12月6日上午 演講主題及演講人:
1、污泥干化焚燒運行效能提升研究與探索-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污泥車間主任、大國工匠、全國勞模 楊戌雷
2、污泥水熱生物炭技術制備土壤改良劑的研究與示范-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技術管理部技術主管 鄒博源
3、污水處理高效能運行探索與試驗-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副經理 陶珺
4、污水處理新能源應用技術研究與示范-上海復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盧宇飛
5、竹園污水廠綠色低碳運行探索-上海竹園污水處理分公司經理 呂燕
6、上海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政策研究-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副總經理、排水研究所所長 馬艷
五、合作媒體及參與品牌:
六、贊助方案
七、展位圖
(掃碼二維碼,可快速報名 上海水業嘉年華)
(掃碼二維碼,可快速報名 上海水業嘉年華)
八、觀眾及其他企業參與形式:
嘉年華參與門票(可關注以下小程序注冊):
預登記聽眾:免費
非預登記聽眾:500元/人
供應商:500元/人
贊助商:免費/限5人
(掃碼二維碼,可快速報名 上海水業嘉年華)
商務交流晚宴:
預登記聽眾:500元/人
非預登記聽眾:2,500元/人
供應商:2,500元/人
其他贊助:免費/限2人,500元/限3人
午餐:
自助:108/人天
商務套餐:58/人天
酒店住宿:
高級房:718元/間夜
豪華房:628元/間夜
(掃碼二維碼,可快速報名 上海水業嘉年華)
九、組委會聯系方式 :
王領全 13752275003
金晟 18622273726
孫磊 13702113519
十、參會回執:
中國給水排水2024水行業國際嘉年華暨行業年度盛典參會回執(復印有效)
請參會人員認真填寫回執后,微信或E-mail傳回
單位 |
|
郵 編 |
|
|||||||
地址 |
|
|||||||||
姓名 |
性別 |
部門 |
職務 |
電話 |
手機 |
E-mail |
備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匯款 方式 |
可提前匯會務費 收款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 開戶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賬號:1200 1635 4000 5251 9625 納稅人識別號:91120103103370821H ; 注冊地址、單位聯系電話:天津市河西區氣象臺路99號 022-27836823 |
|||||||||
發票 信息 |
請逐項填寫發票信息,以便給您開具發票(普票和專票都須填好四項內容) 1 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 發票抬頭: 稅號: 接收發票電子郵箱: 1 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 發票抬頭: 稅號: 接收發票電子郵箱:
|
十一、附件:
附1: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排水管網大會(水環境綜合治理)
同期召開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資源化利用
(再生水利用)大會/園區污水提標及資源化利用大會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大會技術報告邀請
歡迎來自部委行業管理單位、高校、科研機構、設計院所、工程總承包(EPC)公司、水務集團、水務(排水)管理、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工業(園區)污水與污泥處理、固廢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垃圾滲濾液處理、污水處理廠、水環境綜合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智慧水務、低碳水務、綠色水務、水務+AI、工業企業的水處理技術/管理專家等申請發言,作與會議主題相關的優秀報告。(王領全13752275003 金晟 18622273726 主辦、協辦、報告、展位等)
附:2: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征稿啟事暨邀請函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大會技術報告邀請
歡迎來自部委行業管理單位、高校、科研機構、設計院所、工程總承包(EPC)公司、水務集團、水務(排水)管理、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工業(園區)污水與污泥處理、固廢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垃圾滲濾液處理、污水處理廠、水環境綜合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智慧水務、低碳水務、綠色水務、水務+AI、工業企業的水處理技術/管理專家等申請發言,作與會議主題相關的優秀報告。(王領全13752275003 金晟 18622273726 主辦、協辦、報告、展位等)
(掃碼二維碼,可快速報名 上海水業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