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一典型案例入選“無廢城市”首批推薦名單
日前,聯合國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公布2023年“無廢城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典型案例首批推薦名單,涉及六大領域,全國共有36個案例上榜。其中青島市的《“無廢城市”建設協同增效—廢舊輪胎綠色低碳高值化循環利用模式》入選再生資源領域案例首批推薦名單。近年來,青島積極探索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之路,將“無廢城市”建設作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一系列創新實踐和政策措施成效顯著。
亞太區域中心于2023年8月啟動了“無廢城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典型案例的征集活動。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3個城市(地區)提交的176個案例。經過嚴格的材料審查、專家初評和終評,最終選出36個案例作為首批推薦案例,涵蓋了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農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包括廚余垃圾)、再生資源以及建筑垃圾和其他固體廢物等多個領域。
青島市《“無廢城市”建設協同增效—廢舊輪胎綠色低碳高值化循環利用模式》項目由位于西海岸新區的青島伊克斯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實施。項目以“無廢工廠”建設為依托,打造廢舊輪胎全量化循環利用模式,補齊補強青島輪胎從研發、生產到處置的全產業鏈綠色發展模式。在回收環節,通過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構建了三大廢舊輪胎回收體系。串聯汽修維修、運輸公司等中小企業、個體經營業戶,建設300千米服務半徑的社會回收網絡體系;依托輪胎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建立“以舊換新”回收服務體系;運用數字化互聯網模式,建立“星環保”廢舊輪胎線上信息平臺“互聯網+”回收體系。在利用環節,項目通過對廢舊輪胎高溫裂解等一系列加工,得到初級油、炭黑、可燃氣、鋼絲等產品,將廢輪胎“吃干榨凈”,實現了“零污染”“零排放”。在技術環節,項目實施單位擁有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使用的廢舊橡塑綠色生態循環利用裝備和技術入選國家科技部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和生態環境部“無廢城市”建設先進適用技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