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阜陽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10月12日上午,阜陽市舉行2024年以來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2024年以來水生態環境工作開展情況。
中安在線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阜陽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數據顯示,2024年1至9月,全市1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標率均達100%,全市10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100%達標,阜陽市境內引江濟淮生活飲用水輸水通道茨淮新河、西淝河水質100%達標。

具體到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水環境質量方面,阜陽市采取了以下切實可行的措施。
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開展阜陽市“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根據中期評估情況,規劃的5項主要目標指標均已提前完成,重點任務項目正在序時推進。印發《關于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落實阜陽市重點流域“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通知》,督促解決城鎮污水管網錯接、漏接及雨污合流問題。
強化考核斷面水質管控。持續強化國家、省、市考地表水水質異常斷面督導調度,開展排查溯源督導幫扶和阜陽市淮河流域水質提升行動(2023—2025年),持續保障水生態流量。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組織實施引江濟淮工程治污規劃,按月調度阜城廠網一體化一期工程(一標段)、阜陽臨泉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兩個項目建設進度,優化完善引江濟淮工程水質監測斷面,提升引江濟淮工程水質安全保障水平。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持續推進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和保護區問題整改,完善鄉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勘界立標。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對全市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千噸萬人飲用水供水工程,開展全面排查,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管。制定阜陽市入河排污口動態管理辦法,建立入河排污口動態清單,切實提升管理水平。序時推進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按照既定方案,2024年阜陽市應完成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202個入河排污口全部溯源和70%整治任務,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排污口溯源、162個排污口整治,溯源率、整治率分別為100%、80%,提前完成淮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重點湖泊入河排污口全部溯源和70%整治任務。
強化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堅持監管與幫扶并重,持續推進省級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專項督導排查反饋問題整治,針對整治進度滯后的園區,印發督辦函,加快推進整治。印發《關于定期報送化工園區專業化工生產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進度的函》,按月督導調度太和縣、臨泉縣化工園區配備專業化工廢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進度。
強化水污染聯防聯控。目前,阜陽市與鄰近的周口市、信陽市、駐馬店市、亳州市、淮南市均建立跨界河湖水污染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實現區域上下游城市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全覆蓋,通過聯合預警、聯動執法、聯合會商、協同解決、統籌治污等方式,取得較好共保聯治成效。
強化汛期水環境風險防范。充分運用水質自動站實時監測、國省考站點電子圍欄適時預警等科技手段,及時發布各斷面分級預警信息,提升區域水環境精準管控效率。組織開展汛期水質人工加密監測,對全市主要河流斷面、閘壩上下游水質開展每周一測,針對異常水質,及時反饋督導屬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排查溯源、分類整治。深入開展汛期水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重點排查斷面及飲用水水源地匯水范圍內的河道、支流和各類排口、泵站和影響水質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水產養殖、農田退水和秸稈等污染源,共排查交辦涉水環境問題38個,已完成整改。(記者 杜程強 張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