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前言:專家分析: 經營規模與效益分析 專家指出,京東集團以1.847萬億元的營業收入規模連續兩年位居民營企業500強榜首,這充分展示了京東在電商領域的強大實力和領先地位。同時,阿里巴巴和恒力集團分別以9274.94億元和8117.37億元的營收緊隨其后,也體現了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的卓越表現。這些企業的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均實現了穩步增長,顯示出中國民營企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在不斷提升。 產業結構與創新能力 在產業結構方面,專家注意到民營企業500強中制造業企業數量占比高達66.40%,且占比連續3年實現提升。這表明中國民營企業更加專注實業,特別是在制造業領域的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此外,這些企業還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發展,60%以上的企業通過應用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推進智能制造等途徑實施數字化轉型。在創新能力方面,民營企業500強的研發費用總額達到1.05萬億元,研發人員總數102.38萬人,平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2.66%。這些投入不僅提升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也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專家還強調,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企業納稅總額達到1.29萬億元,較上年增長3.11%。同時,67.00%的企業參與了“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些舉措不僅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為中國社會的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對于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未來發展,專家普遍認為這些企業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這些企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同時,政府也將繼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和市場機遇。因此,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有望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綜上所述,京東、阿里巴巴、恒力集團等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領軍企業不僅在經營規模、產業結構、創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未來,這些企業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京東第一!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揭曉……
今年全國工商聯組織開展第26次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共有9642家2023年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參加,其中營業收入前500位的企業為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京東、阿里巴巴、恒力集團位列前三。
一、經營規模穩步增長
2023年,民營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41.91萬億元,戶均838.22億元,較上年增長5.22%。資產總額49.85萬億元,戶均996.94億元,較上年增長7.64%。共有30家民營企業500強入圍今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民營企業500強中,有392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在民營企業500強分布的47個行業中,有25個行業的營業收入總額、資產總額較上年均有增長,主要涉及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
二、總體效益實現提升
2023年,民營企業500強稅后凈利潤1.69萬億元,戶均33.85億元,較上年增長2.97%。民營企業500強中,稅后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企業有268家,其中增幅高于平均水平的企業有241家。
民營企業500強平均銷售凈利率4.04%,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0.09%,有23個行業的銷售凈利率高于平均水平、有25個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高于平均水平,主要涉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民營企業500強中,有119家企業的銷售凈利率高于上年水平,有220家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高于上年水平。
三、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民營企業500強更加專注實業,制造業企業數量占500強比例為66.40%,占比連續3年實現提升。
民營企業500強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發展,60%以上的企業通過應用數字化產品和服務、依托專業數字化服務商、推進智能制造等途徑實施數字化轉型;84.20%的企業采取應用綠色低碳技術與設備、引進培養專業人才、推動產業鏈綠色協同發展等措施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民營企業500強積極調整優化產業布局,72.20%的企業通過開拓新場景、布局新興賽道、孵化新業態新模式等多種方式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民營企業500強主動融入全球市場,2023年出口總額2971.7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7.53%;占我國出口總額比例為8.79%,比上年提高1.03個百分點,占比連續5年保持提升。有206家企業開展海外投資,較上年增長9.57%,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企業海外投資項目數量較多。
四、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民營企業500強中實際填報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1.05萬億元,研發人員總數102.38萬人,平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66%。
民營企業500強擁有66.67萬件有效專利,較上年增長9.39%;其中,國內有效專利數量增長8.86%、國際有效專利數量增長13.61%。主導或參與的國際標準2.99萬項,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開標準1.13萬項。國內有效商標注冊量22.75萬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564件;國外有效商標注冊量7.66萬件,其中,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量2.72萬件。
民營企業500強擁有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數量較上年分別新增118家、52家、87家。
五、社會責任積極履行
民營企業500強納稅總額達1.29萬億元,較上年增長3.11%。納稅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244家,占500強比例為48.80%;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有63家,占500強比例為12.60%。
民營企業500強就業總人數1065.75萬,戶均2.13萬人。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行業的企業就業人數最多,達121.23萬人,占500強就業總人數的11.38%。
民營企業500強中,有67.00%的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85.80%的企業參與了各種形式的社會捐贈活動。民營企業500強穩步推進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有47.20%的企業已規范披露ESG信息。民營企業500強加強信用建設,有92.40%的企業積極培育誠信文化,有84.00%的企業已建立完善信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