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一張圖”初步形成 “綠色標尺”護航綠色發展
新華網2024-04-16 07:54北京
某個地方適合發展什么產業?如何避免項目盲目上馬?某一地區的生態修復如何與其他地方進行協同?面對這些必答題,任何一座城市都需要一把“綠色標尺”來權衡。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印發,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就像是一把“綠色標尺”,能夠為發展“明底線”“畫邊框”,科學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區一策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
2017年,中國啟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國省、市兩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全面完成并發布實施。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全域覆蓋、跨部門協同、多要素綜合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按照“一單元一策略”制定差異化、精細化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已劃定生態環境管控單元44604個。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依據什么進行分類?
中國在大氣、水、土壤、海洋等各要素分區管控的基礎上,共劃定了三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區域: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
據記者了解,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三類單元面積占比分別為55.5%、14.5%和30.0%。優先保護單元是完整利用生態保護紅線成果,疊加紅線以外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保護的其他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濕地等,實施重點保護;重點管控單元包括環境質量改善壓力大、資源能源消耗強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生態破壞突出、環境風險高的區域,一般以人口密集區、工業聚集區和環境質量超標區域為主,需要實施針對性的重點管控;一般管控單元是開發強度較低、環境質量相對較好的區域,實施一般管控,也為未來發展留出空間。
為什么要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看來,中國生態系統復雜多樣,生態環境空間異質性明顯,針對單一區域、線、點上的局部微觀管理已不能滿足系統性治理需求。過去通過主體功能區戰略等框定了宏觀發展與保護格局,但仍需實施更加精細化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更好支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質是針對中國不同區域特點,通過建立從問題識別到解決方案的分區分類管控策略,集成應用各種管理和技術手段,建立‘綠色標尺’,強化生態環境管理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王金南說,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實踐創新,從單要素分區管理向多要素綜合分區管理迭代升級,生態環境分區管理的思路一以貫之,這既是國際國內實踐經驗證明行之有效的通行做法,更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精準管控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貴在精準。
印染行業是江蘇省江陰市紡織產業鏈中能耗水耗較大、廢水排放較多的行業,也是制約紡織產業邁向中高端的薄弱環節。
為暢通印染行業發展之路,騰出發展空間,江陰市落實《無錫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制定出臺《江陰市印染行業專項整治提升行動方案(2023—2030)》,圍繞“建設怎樣的印染集聚區”“如何分區管控”等方面,在整治行動中推進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
江陰市充分利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規劃了長涇、周莊、徐霞客、華士4個印染集聚區。走進位于長涇鎮印染園區的江陰市全益紡織有限公司車間,只見一匹匹染好的布正不斷從面料定型機上下線。“公司搬進新園區后,將所有老設備全部迭代更新。”公司負責人介紹,“設備更新后,每生產一噸布的污水處理費用比原先減少500元。此外用工量減少20%、單位能耗降低30%,產品質量也得到提升。”
清華大學教授劉毅表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核心特征在于空間化、集成化和精細化,基于多要素集成的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劃定技術,將各要素分區的生態環境管控要求集成并落實到不同管控單元,確定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及差異化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極大促進了多要素管理銜接融合、功能分區空間綜合集成和生態環境管控措施精細化。”
越來越多的地方,嘗到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甜頭”。
四川省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符合性研判發現,省內29個煤炭礦區由于歷史原因,約有3/4的礦區涉及優先保護單元。當地運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精準研判了煤礦規劃區與優先保護單元的關系,補充識別了規劃環評中漏識別的生態敏感區,并對不符合管控要求和法律法規的規劃內容,提出優化調整建議,為煤炭規劃的編制和審查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科學引導了煤炭產業的合理布局,切實推動四川省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綜合運用大數據融合、機器學習和空間分析等技術手段,建立基于空間單元的環境準入智能化評估管理工具,支撐產業布局優化調整、項目準入選址、環評審批管理等綜合決策,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的落地應用和日常業務化運行,部分地區項目審批時間已由‘周’縮短為‘天’。目前,已建成了國家與地方高效聯動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數據管理平臺和應用系統,初步形成全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一張圖’管理。”劉毅說。
源頭預防
治理生態環境問題,源頭預防很關鍵。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任務和提升環境管理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作為健全源頭預防體系的一項基礎性制度應運而生。”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主任王亞男說。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是一座兼有森林、濕地、糧倉和煤田的城市,自然條件優越。為兼顧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鴨山市以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為抓手,結合區域布局管控、能源資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等要求,指導重大項目選址,合理引導產業布局,從源頭把控發展質量,保護生態環境。
在項目準入階段,雙鴨山市生態環境局提前介入到碳一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萬噸鋰電池材料項目。針對項目進行生態環境準入分析時的選址偏移問題,雙鴨山市生態環境局通過采用單個坐標確認,衛星地圖比對等方式,解決選址偏移問題,幫助企業完善項目環評報告中“三線一單”模塊的管控要求,確保用地選址及運輸線路符合生態環境管控要求。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完善了以環評制度為主體的源頭預防體系:一是從局部微觀管理到全域精細管控,增強了源頭預防體系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二是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變被動應對為主動作為,實現了源頭預防的關口前移;三是實現‘一圖盡覽’‘一表盡查’,提升了源頭預防體系服務效能。”王亞男說,“不同于傳統規劃和項目環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不針對特定對象,為國土空間全域提供了全覆蓋的差異化生態環境準入要求,提升了源頭預防體系的全面性。”
越來越多的地方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應用于源頭預防。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按照大氣、水、土壤風險防控類別細化管理,優先保護單元禁止或限制開發建設活動,重點管控單元減少排放、集約開發,一般管控單元合理布局、科學發展,指導企業通過繪制點位區域或導入坐標,查詢項目涉及的管控單元,了解項目選址有關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效率要求,形成區域總體管控要求報告。
河南省安陽市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融合到開發區發展規劃編制之中,從規劃層面指導開發區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
“到2025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蓋、精準科學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體系健全、機制順暢、運行高效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全面建立,為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提供有力支撐。”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劉發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