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百法下基層 | 注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司法動能——聚焦最高法發布的5個服務和保障新質生產力發…
臨猗縣人民法院
關注
2024-09-27 11:01
山西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字號
白露已至。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哈平路集中區的產業園區內,一片勃勃生機。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這里是黑龍江產業振興行動計劃的實踐地,也是黑龍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重要搖籃。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全面系統闡釋了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內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健全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為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好新質生產力的實質內涵,展示人民法院服務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取得的成效,進一步推動完善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5個人民法院服務和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典型案例。
協同轉型
“感謝法院的高質量司法服務,給予我們老工業品牌留在黑龍江發展的機會,保護了我們投資者的信心,有意愿把資金和期待利益留在黑龍江,為哈爾濱市的汽車工業發展和區域經濟建設貢獻力量。”時隔一年,哈爾濱某客車公司在給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寄來的感謝信中寫道。
哈爾濱某客車公司訴某投資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是本次發布的第一個典型案例。哈爾濱某客車公司是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專用車民營生產企業,也是黑龍江本土汽車生產企業。該企業前身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其生產的客車曾連續數年獲相關主管部門客車質量檢查評比獎勵。在企業重組綠色轉型后,先后研發了國內行業技術領先的新能源客車18款、新能源物流車9款,獲批工信部大中型客車(改裝類)、專用貨車、其他掛車生產資質,以及新能源客車產品準入生產資質——純電動大中型客車、自制自用底盤資質。
自2014年1月起,該公司租賃哈爾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處房屋及場地從事生產經營,租賃期限至2024年1月。因哈爾濱某客車公司未按約定支付租金,受委托經營該處資產的哈爾濱某控股公司在行使約定解除權后提起訴訟,請求確認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已經解除,哈爾濱某客車公司立即遷出,并給付租金、房屋占有使用費及違約金等近2000萬元,一審法院支持了某投資公司的全部訴請,哈爾濱某客車公司不服,提起上訴。
黑龍江省高院二審審理查明,租賃場地之初,該空曠的廠房及辦公樓、綜合樓不適合客車生產環境,哈爾濱某客車公司進行了大面積改造修飾并達到生產標準,同時投入巨額資金對案涉租賃場地進行了升級改造。該公司研發了多項新能源產品客車,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如果辦理房屋遷出,屬于異地遷址,勢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近兩年,并且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企業將面臨特別公示(企業資質暫停)風險。如此一來,該企業不僅前期投入付諸東流,后期發展也將因企業綠色轉型失敗而面臨危機,甚至可能導致黑龍江省新能源企業產業鏈缺失。
為尋求最佳處理方案,二審法院合議庭多次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了解雙方具體訴求和合理預期,主動與政府相關部門及時溝通,尋找最佳利益平衡點。最終,促成哈爾濱某客車公司與某投資公司達成調解協議,通過分期履行的方式支付租金,并重新簽訂租賃合同,F調解書已發生法律效力,首期租金已支付完畢。
人民法院在該案中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方式,積極推動府院聯動,通過調解尋求雙方利益最佳平衡點,促成多方協同實質化解糾紛,為傳統汽車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紓困解難,科學設定綠色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增強產業鏈韌性,促進培育東北全面振興新的經濟增長點,助推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該案充分展現了人民法院依法推動新能源生產企業、汽車制造業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服務和保障東北全面振興的決心和擔當,是司法助推因地制宜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增強發展新動能的生動實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
創新轉型
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起主導作用。
在鋼鐵行業生產過程中,大量的廢氣余熱產生,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污染。若能把廢水廢氣充分利用變廢為寶,不僅能為企業節能降耗創造效益,而且能滿足城市供暖需要,也有利于改變城市熱源單一、環境污染等問題。
某傳熱設備公司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全國僅有少數幾家擁有此項技術的公司。
某熱力公司因經營需要,與某傳熱設備公司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約定由某傳熱設備公司向其安裝鋼鐵沖渣水余熱供暖的“渣水換熱器”等設備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某熱力公司于每個采暖季結束后按照合同約定向某傳熱設備公司支付一定的節能效益分享款。后來,某熱力公司在使用涉案換熱器過程中,發現該設備因漏水與堵塞造成換熱效果降低,進而影響正常供暖,便不再向某傳熱設備公司支付節能效益分享款。雙方產生爭議并訴至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因該設備涉及環保節能新技術,法官針對本案涉及的核心設備“渣水換熱器”及其運行流程啟動鑒定并對勘驗全程跟進,確定勘驗方案及實驗方法,并協同鑒定專家在勘驗現場對換熱器漏水原因進行了確定,促推了某傳熱設備公司升級改進現有技術方案,同時在判決金額中充分考量了上述技術創新因素。
天津一中院認為,雙方均認可某傳熱設備公司提供的涉案能源管理服務是利用鋼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為居民提供供暖,且全國包括某傳熱設備公司在內僅有少數幾家公司才能提供此項技術。該技術具有一定的環保效益及創新性。經鑒定,“渣水換熱器”不熱的原因主要在于設計環節,運行過程中存在漏水堵塞問題,影響了整體供熱效率。該技術方案是量身定制的,本身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實踐性。科技型公司需要在技術創新、實踐改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在該能源管理合同履行過程中,應對某傳熱設備公司的技術創新實際效果予以一定的容忍度。且某傳熱設備公司后期維修便利性方面存在欠妥之處,并非故意提供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在訴訟期間某傳熱設備公司也在積極尋找故障原因。
在充分考量上述因素下,天津一中院判令某熱力公司依約支付某傳熱設備公司欠付節能效益分享款及逾期付款利息,同時判令某傳熱設備有限公司給付某熱力公司一定經濟損失,并由某熱力公司拆除“渣水換熱器”進行升級改造。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
“該案充分考慮涉案技術方案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實踐性,依法保障技術服務方享有節能效益分享合法權益,加大對生態環境科技、綠色低碳技術等創新成果的司法保護力度,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促進成果轉化運用,推進產融結合。”在劉俊?磥,該案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鋼鐵、清潔生產技術和清潔能源開發糾紛案件中,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新質生產力的縮影。
綠色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江西大余素有“世界鎢都”之稱。江西省大余縣某礦業公司(以下簡稱“礦業公司”)作為當地鎢礦開采行業的龍頭企業竟向法院提出了破產申請。到底發生了什么,讓這家曾經的納稅大戶走到了破產的境地?
2003年,礦業公司通過公開競拍取得大余洪水寨礦區鎢礦經營權。該礦于1918年投入開采,具有近百年開采史,長期以來由于亂挖濫采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粗放煉礦致使礦區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從2017年起,礦業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因管理混亂、資金鏈斷裂等問題瀕臨破產。2022年12月,江西省大余縣人民法院裁定對礦業公司等4家公司進行合并破產重整。案件受理后,在大余縣人民政府積極推動下,聚焦環保治理問題癥結,成立由大余法院,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等組成的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解決了環保銷號、采礦權續期等系列問題。在碳酸鋰價格高位時,招募到了重整投資人,企業重整成功,為礦業公司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打下堅實基礎。
大余法院認為,管理人提交的合并重整計劃草案獲得了各表決組的通過,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對合并重整計劃草案的表決程序符合法律規定,根據法律規定,礦業公司等4家企業合并重整計劃即通過,且合并重整計劃內容合法,具有可行性。遂裁定終止礦業公司等4家企業合并重整程序。
“人民法院優化審判流程,拓展救治功能,助推礦業公司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確保礦山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相融合,實現生態安全、債權人權益保護的有機統一。礦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及環保整改工程已通過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并銷號,礦山復產亦在有序推進。”大余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案中,大余法院推動企業搶抓綠色轉型市場契機,助力資源型地區因地制宜打造發展新引擎,大力發展鋰電新能源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法治化營商環境水平持續提升,邁上新能源產業“新賽道”。
問題導向
河南省孟州市位于黃河沿岸,素有“毛皮之都”之稱,毛皮加工歷史悠久。在毛皮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水,當地生態環境、綠色發展面臨巨大考驗。
2014年7月,北京某環?萍脊九c某市人民政府簽訂《某鎮毛皮加工專業園區污水處理廠BOT項目》。2014年12月19日,北京某環?萍脊疽兰s成立項目公司,即某水務公司。該公司承繼北京某環保科技公司在特許經營協議項下的權利和義務。2017年11月,某水務公司的污水處理項目完成建設,同月開始進水調試。后經歷設備升級改造等,截至2023年8月31日,雙方就前期污水處理費的核算支付及后續合作均存在較大分歧。某水務公司以某市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該公司起訴前已處于停業狀態。
案涉污水處理項目能否重啟運營,關系政府生活污水治理民生項目能否落地、身處逆境的危困企業能否重生。面對某水務公司辦理重啟經營相關手續受阻、環保驗收即將臨期等實際困難,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堅持問題導向,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健全多元解紛機制破解難點問題,切實加大對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以環境治理效果為導向的環境托管服務模式推廣力度,力促雙方成功達成調解協議:某市人民政府先行支付某水務公司污水處理費800萬元,分三批支付;某水務公司收款后用于案涉項目運營并及時將款項使用情況向某市人民政府報備。
“此舉‘一攬子’解決了污水處理工程量結算、提標改造及后續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合作運營等問題,推進項目重啟加快發展運營,助力城市公用事業高質量發展。”劉俊海評價道。
此外,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制發司法建議,促推當地政府將毛皮加工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納入重點工作項目清單,為打造節約集約、循環高效、普惠共享的生產服務新格局貢獻司法智慧。
全面轉型
電動汽車和鋰電池、光伏產品作為我國對外貿易“新三樣”,代表先進生產力,不僅豐富了全球商品供給,也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出重大貢獻,成為中國新質生產力引領世界經濟綠色轉型的成功典范。
“‘賴某某訴廈門友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聚焦影響電動汽車發展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準確界定物業服務的權利義務,破解制約電動汽車應用推廣的難題,營造了有利于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良好氛圍。”在劉俊?磥,該案是人民法院做實服務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大局,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司法裁判全過程,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司法范例。
2021年12月,賴某某因訂購了新能源汽車,欲在其所有的福建省三明市某新村負一層車位安裝充電樁,故向小區物業公司廈門某物業管理公司三明服務部(以下簡稱“物業公司三明服務部”)要求出具同意其安裝充電樁的相關證明。物業公司三明服務部以無法滿足所有電動車充電樁電表的安裝,對先申請的業主出具同意書存在不公,以及在地下室安裝充電樁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等為由拒絕出具相關證明。賴某某遂訴請判令物業公司三明服務部出具同意其安裝充電樁的相關證明。
三明市三元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業主依法對其建筑物專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安裝充電樁時因布電線等需要使用共有部分,并非須經業主大會討論通過的事項,屬于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為提升專有部分使用價值,對其共有部分的合理使用,物業公司三明服務部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配合、加以阻撓。至于自用樁是否符合安裝條件、具體應當如何安裝要根據用電及施工可行性來確定,供電企業會同用戶或其委托的電動汽車企業、小區物業共同到現場進行用電及施工可行性勘測。同時,物業公司出具同意安裝充電樁證明不等于其放棄了相應的物業管理,車位實際安裝、使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過程中若出現侵權等不當行為時,物業公司仍可及時行使物業管理權力進行制止或糾正,預防及避免損害發生。最終,一審法院判決物業公司三明服務部應向賴某某出具同意其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證明。宣判后,各方均未上訴。
“本案中,三元法院堅持遵循誠信原則,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的居民區安裝充電樁所引發的物業服務義務范圍、用電設施準入與消防安全保障等熱點問題,將在小區充電設施建設時予以配合、提供出具同意安裝充電樁的證明材料等便利納入物業服務的義務范圍,依法保障業主的權益,同時明確物業服務企業應當采取合理措施,協助安裝、管理、維護充電基礎設施,保護業主的人身及財產安全,消除安全隱患,預防損害的發生。”劉俊海表示。
只有順應歷史潮流,才能與時代同行。人民法院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堅持找準司法定位,解決企業后顧之憂,解答企業法律疑惑,不斷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大的司法動能。繼續滑動看下一個輕觸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