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即墨區獲評“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先進縣”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發文通報表彰,青島市即墨區被評為“山東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先進縣”。
近年來,即墨區持續深入推進河長制湖長制,聚力解決河湖生態環境問題,先后有7條(段)河道獲評省級美麗幸福河湖,4座小型水庫獲評省級鄉村小型樣板水庫,繪就了一幅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
履職水平持續提升。即墨區以“抓鎮(街)促村(社區)”考評工作為抓手,建立月、季、年常態化考評通報機制,以考促干,以考促效,加強基層河湖長巡河履職、河湖“四亂”問題整治、群眾反映問題處置、河道整治及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等重點工作。年初下發河湖管理保護年度工作要點,明確目標、任務、標準、時限,清單化推動重點任務落實;動態調整公布三級河湖長和辦公室組成人員信息,定期開展河湖長制業務培訓,確保河湖管護保護責任不脫節、任務不斷檔;各河湖長履職效能明顯提升,平均巡河頻次達標率達到99%以上,在青島市考評中連續三年獲第一名。
河湖保護見實見效。即墨區聚焦河湖“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四亂”問題,建立問題“交辦-處置-反饋-核查-考評”閉環工作機制,通過自查自糾、巡查督查、視頻監控、有獎舉報和專項行動等多種方式,深入推進河湖“清違治亂”規范化常態化,銷號各類涉河湖疑似問題。同時,強化水污染防治,實施城區雨污混流專項整治,推進農藥減量控害、化肥減量增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對養殖場或養殖戶畜禽糞污風險隱患進行排查整治,完成北部、西部兩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并通水,保持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動態清零;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開展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完成宋化泉等三座中型水庫和龍華河等“千噸萬人”農村水源地安全保障項目,在大沽河等河道內實施水源地水質提升工程,持續提升水源地水質。
監管能力逐步增強。即墨區堅持科學謀劃,編制“一河(湖)一策”綜合整治方案和區級重點河道河湖健康評價體系,對全區河道河源、河口、流經等基礎信息進行梳理復核,加強河湖治理和管護基礎支撐。深入開展數字河湖建設項目,整合中小型水庫標準化數字管理系統等已建成平臺資源,接入氣象、水文等部門衛星云圖、雨水情等監測數據,在重點河道補充增設視頻監控、雨量、流量、水質等數字化監測設施,完善河湖管理保護數據庫,建設數字河湖縣域平臺,可視化展示河湖信息,進一步提升河湖智能化監控、智慧化監管水平。印發《即墨區河長制湖長制群眾監督舉報獎勵辦法》,對12種河湖違法違規行為給予100-1000元的獎勵,營造河湖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幸福河湖提質增效。印發《即墨區現代水網建設規劃》,科學規劃近中遠期河道水庫治理目標。融合防洪安全、水質提升、文化挖掘、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元素,系統推進河湖治理,先后實施桃源河等23條(段)重要河道綜合整治和宋化泉水庫等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大任河、溫泉河等7條(段)河道獲評省級美麗幸福河湖,蘇口水庫、山陰水庫等4座小型水庫獲評省級鄉村小型樣板水庫,城鄉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祁東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