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朔州市加快建設全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
山西新聞網>>新聞頻道>>地市新聞
山西日報
本報訊(記者任永亮)9月11日,記者在山西超牌煅燒高嶺土有限公司實驗室看到,研發人員正對一款新研發的耐火材料進行強度、膨脹系數等關鍵指標檢測。該公司副總經理史興順告訴記者,這種耐火材料由90%的煤矸石和其他非金屬礦材料精制,綜合性能優異。
煤矸石原本是一種礦業固體廢棄物,但在新技術助力下,變身為新型材料,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這家高新技術企業正是以工業固廢煤矸石、粉煤灰為原料,以清潔能源天然氣為燃料,封閉式煅燒生產高嶺土產品,應用于涂料、造紙、橡膠、耐火材料等行業領域,從而實現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在朔州,這樣的固廢綜合利用企業已有170戶,其中,煤矸石利用企業86戶、粉煤灰利用企業73戶、脫硫石膏利用企業11戶。
作為工信部確定的首批全國12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之一,朔州市把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作為轉型的重要抓手,依托國家、省科研院所和平臺機構,不斷探索和拓寬固廢綜合利用渠道,研發固廢資源化利用新技術,努力打造全國一流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條“煤電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新型材料”的綠色發展新路。
朔州是以煤電為主的典型資源型城市,煤電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80%以上,粉煤灰、脫硫石膏等作為副產物歷史堆存量大、新增排量多。近年來,面對粉煤灰處理難題,朔州市高起點規劃,集群化推進,持續打造廢棄物資綜合利用產業鏈,建設了神電固廢綜合利用工業園、宏力再生綜合利用工業園、平魯北坪循環經濟園等特色固廢園區,初步形成煤矸石發電、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綜合利用和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四大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集群,推動固廢產業實現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聚的跨越式發展,逐步形成園區化、規;⒓s化、多元化的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固廢綜合利用產品從傳統建材領域,拓展延伸到新材料、陶瓷、防腐絕熱材料、裝飾材料以及其他新型建筑材料等7大類200余個產品種類,以煤電固廢為主的綜合利用率已達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