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新戰略成果發布!徐礦綠色轉型實踐成功入選
中國江蘇網2024-08-13 10:55
近日,中國國有企業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成果發布會暨第五屆“六鋪炕能源論壇”在北京召開,由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和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主編的《中國國有企業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案例集》正式發行,徐礦集團《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能源產業低碳轉型》案例成功入選。

近年來,徐礦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持以低碳循環為關鍵、以節能減排為根本,全面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實現了煤電化主體產業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徐礦集團資源枯竭型礦區轉型發展創新技術與模式示范項目榮獲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老舊礦區改造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典型案例,綠色轉型實踐入選《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導實踐案例》(第一輯),入編中國企業聯合會《2023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優秀實踐案例》,獲評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以徐礦集團為代表的《徐州礦區生態修復工程》入選中國工程院《中國近現代超級工程排行榜》。

聚焦綠色低碳 推動傳統能源清潔化
徐礦集團加快建設綠色安全礦山,先后建成3座智能化示范礦井、10個智能采煤工作面、1座國家級綠色礦山,實現了煤炭開采與生態保護相得益彰,工業生產與生態文明和諧共生。全面推進“風光氫儲”新型能源產業體系建設,光伏新能源項目已立項65個、建成29個,內蒙古400兆瓦風光新能源項目、陜西100兆瓦光伏新能源項目開工建設、江蘇首個200兆瓦電化學儲能電站——垞城項目5月底并網啟動。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所屬長青能化公司建成了濕式電除塵設施,揮發性氣體治理裝置等,實現所有大氣排放物均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每年可節電100余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近7000噸,先后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陜西省“綠色工廠”等榮譽。

(中國煤炭工業首個第四代礦井、全國7家生態文明礦井之一—— 徐礦集團郭家河煤業公司)
堅持提質賦能 推動能源技術自主化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實施“綠色閉坑”系列關鍵技術,實現了煤礦安全、科學、綠色關閉和礦井水綜合開發利用,填補了行業技術空白,獲評“中國好技術”。資源枯竭礦區質量生態型土地整治關鍵技術,開創了煤礦區國土資源協調開發模式,成果被編入《采空塌陷防治工程設計規范》等8項國家、行業標準規范,并在濟寧、淮南等26個礦區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實施300MW循環流化床機組摻燒污泥技術,每年可處置污泥20萬噸,節標煤9600余噸,解決了蘇州、無錫、常州、南京等地“污泥圍城”問題,獲評長三角三省一市職工創新成果獎。

(采煤塌陷區治理樣本——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
堅持研用并舉 推動創新要素集成化
實施科技創新“五大工程”,建成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13個,圍繞煤礦智能開采關鍵技術、燃煤機組高效發電技術、關閉礦井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碳中和關鍵技術等開展核心攻關,制定了“先進技術80條”,全面提升了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徐礦集團獲評全煤行業節能減排先進單位,榮獲“中國好技術”6項、全國“礦山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優秀場景”4個,2項產品入選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

江蘇省煤炭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國有企業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案例集》共收錄來自23家中央企業,27家地方國有企業的163個高質量案例,以能源供給、能源消費、能源體制、能源技術和國際合作五大板塊的方式歸納和呈現,涵蓋了煤炭、電力、石油化工等多個重點領域,多維度、多層次、立體全面地展現了十年來國有企業高質量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的特色亮點、實踐成果和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