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云南網2024-07-22 16:50
云南網訊(記者 胡曉蓉)今年以來,中國中鐵滇中引水項目總指揮部持續堅持目標導向,配足各項資源要素,協調各參建單位搶抓施工黃金期,打好建設攻堅戰,優質、高效推進滇中引水一期、二期配套工程建設。

7月15日,由中鐵七局三公司承建的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昆明段瀑布公園補水分干線2號頂管工作井順利澆筑,拉開了二期配套工程昆明段頂管工程施工的序幕。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昆明施工2段線路全長36.8公里,頂管工程7.8公里。為確保首個頂管井順利澆筑,項目施工單位從基坑開挖、基礎處理、墊層澆筑、鋼筋綁扎、模板安裝、頂管井澆筑等環節高標準、嚴要求,嚴格按設計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進行施工,做到首件定標、樣板引路,為后續頂管工程施工積累經驗。
7月19日、20日,由中鐵八局集團承建的滇中引水二期楚雄施工2段蒼嶺分干線老鷹窩隧洞、一期楚雄1標萬家隧洞1號下游主洞控制段和2號上游主洞控制段區間分別較計劃工期提前30天和139天順利貫通。

老鷹窩隧洞全長2059米,隧洞進出口交通條件差,沿線地形地質條件較為復雜,洞身段覆蓋層較薄,全洞圍巖以四類、五類圍巖為主,圍巖存在擠壓揉皺現象,受地下水活動影響顯著,施工難度較大。
萬家隧洞1號下游主洞控制段和萬家隧洞2號上游主洞控制段區間全程地下隧洞,埋深大,區間最大埋深562米,地質條件復雜多變,區間內四類圍巖和五類圍巖的分布廣泛,占據了整個區間長度的90%。并且區間內斷層發育密集、規模大,地下水活動強,裂隙充填石膏,圍巖變形破壞風險等級高,極易發生大規模的塌方、冒頂、涌水突泥等問題,施工難度大,風險高。
面對這些難題,中鐵八局項目部堅持技術方案先行,通過現場勘探、查閱相關規范、召開專題會議等,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過程中始終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勤測量”的施工原則,利用超前地質預報和超前水平鉆相結合的方式,提前探明前方地質圍巖及地下水分布情況,及時調整施工工法,大大降低了施工風險。根據洞內施工工藝及特點,進行技術創新,小改小革提高施工效率,并積極總結,編制完成并發表11項專利申報及2個施工技術研究。這些創新成果的應用,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工程進度,提升安全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