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采用現代先進的焚燒工藝技術,垃圾卸入垃圾倉后經過5至7天的厭氧發酵,排出滲濾液,提升垃圾熱值。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通過余熱鍋爐進行熱交換,產生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運轉,從而產生電能,并入國家電網,讓‘無處安放’的垃圾‘變廢為寶’。”中節能(安平)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牛國平介紹。
中節能(安平)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實現了生活垃圾從負擔變成資源的蛻變,為城市的“顏值”注入了新的動力。
“公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國家優惠政策的扶持和稅務部門的精心輔導。近幾年,我們引入了先進的滲瀝液處理工藝,使滲濾液水質達到回用標準,采用組合煙氣凈化工藝,使其凈化排放標準優于國標,搭建‘智慧大腦’主控室與環保系統聯網,進行外界實時監督。”牛國平說。
據了解,該公司2023年環保稅減免68.5萬元,公共垃圾處理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164萬元。這些“真金白銀”為公司持續創新研發提供了資金支持。
一條京安大道連通了中電京安、京安養殖、京安肥業、京安生態科技等公司,形成了京安現代農業園區。這里養的豬在安平大紅門食品公司屠宰加工,養殖產生的糞污經過預處理、發酵生成沼氣用于發電和提純生物天然氣,沼渣、沼液進行固液分離后制成有機肥運往全國各地。
近兩年來,京安生態用于課題研究的資金達到了1015萬元,目前擁有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71項、軟件著作權9項,其中畜禽糞污處理利用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低溫制沼技術等科研成果,均在全國進行推廣。
“2023年,我們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即征即退稅款74.3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10萬元。這些稅費優惠緩解了園區運營升級的資金壓力,實實在在幫助我們實現了更好的發展。”公司副總裁耿琰說。
為更好助力環保企業發展,安平縣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全面梳理行業性、產業性稅收政策,匯編成冊開展稅費優惠政策“一對一”推送、企業紅利指南“點對點”定制、涉稅相關事項“面對面”輔導,確保政策紅利充分釋放,助力守護生態“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