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目前設有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4個本科專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原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專業于1985年招收第一批專科生,1989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原給水排水工程)專業于1985年招收第一批專科生,1988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環境工程于1997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于2012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學院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和市政工程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擁有土木水利專業學位類別市政工程(含給排水)和人工環境工程(含供熱、通風空調)2個專業學位領域以及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類別環境工程1個專業學位領域。
學院現有教職工80人,專任教師71人,其中博士學位45人、碩士學位33人,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形成了一支職稱與學歷結構合理、奮發上進的教學科研隊伍,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師資結構等方面在省內同類學科高校中具有很大優勢。學院教師中,有河北省優秀教師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入選者3人、河北省高校百名優秀創新人才1人、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邯鄲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邯鄲市勞動模范1人、邯鄲市“青年之星”獲得者1人,1人入選河北省高校骨干輔導員人才庫。
學院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動搖,圍繞“教學立院、科研強院、特色興院”發展理念,把黨建工作融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特色發展全過程。學院黨委多次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學院黨委、研究生黨支部、教工第一黨支部入選黨建工作標桿院系、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培育創建單位。
學院擁有能源與環境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河北省暖通空調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水污染控制與水生態修復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大氣污染成因與影響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和實驗平臺,可以充分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求。學院緊緊圍繞學校提出的“現代工程”辦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在北京、西安、青島、邯鄲等地建立學生實習基地48個,在校內建設了管道工程實習實訓基地,可滿足學生培養計劃的各類實踐教學環節要求。
近年來,學院承擔校級及以上教研項目、研究生教學改革項目20余項,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基礎課《水力學》被評為河北省精品課程,主編或副主編各類教材20部。
學院秉承“立足河北、服務地方、面向全國”的方針,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完成或在研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北省重點研發項目以及與企業合作的橫向科研項目等120余項,發表三大檢索收錄論文近百篇,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5項,獲邯鄲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10余項。學院教師積極開展基礎應用研究和技術研發工作,逐步形成了以地源熱泵技術、建筑節能、飲用水處理與安全保障、污水處理及其資源化、雨水利用及資源化、海綿城市建設、流域水環境改善及大氣污染成因與影響等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
學院秉承“崇德尚善,精工鑄新”的校訓,鼓勵本科生開展科技創新,在“挑戰杯”等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中獲得省級獎勵近20項;近三年來在“創青春”河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中2項作品獲一等獎,1項作品獲二等獎,12項作品獲三等獎。近四年來,我院學生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立項3項、省級立項11項。近年來,我院學生多次獲得全國“人環杯”、全國高校BIM應用畢業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二、三等獎以及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二、三等獎。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高等學校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授予“競教結合實踐學校”;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團委先后被授予河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學生工作先進單位、邯鄲市優秀團委和“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畢業生秉承“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包容和諧、開拓進取”的精神,踏實肯干,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學院現有本科生1206人,研究生192人,已培養本、專科畢業生6379人,碩士生540人,已有眾多杰出校友成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教學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為社會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與好評。
(基本數據截止至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