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水科院積極參加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 | |
|
|
9月11日至15日,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為“水與萬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圍繞變化環境下的“水資源-人口-經濟(農業、工業、城市等)-生態”紐帶關系、提高用水效率效益和完善水公共服務、建設韌性防災減災體系、提升水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推進可持續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治理與管理創新,展開學術交流活動,展示學術成果及科技成果,全球83個國家和地區、36個國際組織、850余家涉水機構的專家學者和代表參會,李國英部長出席大會開幕式并做主旨報告。 大會開幕式
水利部李國英部長作大會主旨報告 為廣泛宣傳和推廣中國治水理念、實踐與成就,在水利部國科司與院領導的指導下,作為大會協辦單位之一,我院在大會期間積極參加和組織相關活動。戴濟群院長陪同李國英部長會見了印度尼西亞公共工程與住房部部長巴蘇基·哈迪穆爾約諾,并在中國專場會議上作為中國水利科研機構代表參加了嘉賓研討。我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建云院士在“水資源管理與最佳實踐”全體會議上作主旨發言。我院舉辦了以“水工程韌性提升-應對極端事件”為主題的專場會議,以及 “‘一帶一路’國家水資源管理及水環境治理對接交流會”、“水安全與可持續發展:政府間水文計劃第九階段會議”兩場邊會活動。大會期間,我院參加了第三屆瀾湄水資源合作論壇以及中歐水資源合作平臺邊會,組織參加了涉水領域成果展覽,30余位科研人員通過參加專題會議、論文展示等方式開展學術交流。
我院部分參會人員合影 9月11日,水利部李國英部長會見了印度尼西亞公共工程與住房部部長巴蘇基·哈迪穆爾約諾。我院戴濟群院長陪同會見。李國英指出,雙方在水利領域開展了長期深入的務實合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希望雙方繼續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推動水利務實合作,進一步加強政策對話和技術交流,中方愿分享水庫大壩建設經驗,積極承擔印尼水庫大壩建設項目,共同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工程等技術創新,為提升水治理水平作出更多貢獻。 第十屆世界水論壇將于2024年5月在印尼巴厘島舉行,主題為“水促進共同繁榮”,這是繼日本(2000年)、韓國(2015年)之后世界水論壇第三次在亞洲地區舉辦,也是第一次在東南亞地區舉辦。我院提交的分主題“減少災害風險和管理”下面的專題會議“水利基礎設施可持續韌性提升應對氣候變化”建議被采納,我院作為該專題會議的協調人,將協調組織3個分會。
水利部李國英部長會見印度尼西亞公共工程與住房部部長巴蘇基·哈迪穆爾約諾 9月12日,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中國專場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為“中國治水實踐與全球水治理”。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印度尼西亞公共工程和公共住房部部長巴蘇基·哈迪穆約諾、世界水理事會主席洛克·福勛出席會議并分別致辭。我院戴濟群院長作為中國水利科研機構代表參加了嘉賓研討。他介紹了我院豐碩的科研成就與悠久國際合作歷史,長期致力于面向國家重大科技需求開展有組織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他呼吁全球國際組織、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將成功的中國政策、技術、科技產品和管理經驗共同分享,同時學習國外好的治水案例,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貢獻力量。
會議現場
戴濟群院長參加嘉賓研討 9月13日上午,張建云院士在“水資源管理與最佳實踐”全體會議上作了題為“為什么氣候變化對水的影響是不可不談的話題?”的主旨報告。他指出,全球氣候一直變化,氣候變化對水安全的影響明顯而深刻,水資源綜合管理是最佳的管理方法。建設節約型社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進程,降低氣候變化影響,這是最重要和最好的管理路徑,也是大家為之共同努力的方向。
張建云院士作主旨報告 9月13日下午,我院農電所主辦“一帶一路”國家水資源管理及水環境治理對接交流會。來自亞美尼亞、哥斯達黎加、捷克、多米尼加、埃塞俄比亞、格林納達、約旦、老撾、馬來西亞和中國等21個國家100余名專家和代表參會。中國水利部總規劃師吳文慶、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司長金海、塔吉克斯坦經濟發展和貿易部農業、綠色經濟和環境保護司司長歐迪尼納·穆哈瑪迪、中國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副院長陳潤云、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吳時強出席會議,陳潤云、吳時強在開幕式上致辭,吳文慶、歐迪尼納分別做總結致辭。會議由農電所黨委書記、所長徐志峰主持。
徐志峰所長主持
吳時強副院長致辭
水利部總規劃師吳文慶做總結致辭 9月14日上午,我院舉辦了以“水工程韌性提升-應對極端事件”為主題的專場會議。來自中國、芬蘭、法國、荷蘭、亞美尼亞、老撾、巴基斯坦、坦桑尼亞、烏茲別克斯坦,以及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80多名代表參加了研討。會議由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副主任高長勝主持。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吳時強副院長在研討會致辭。他指出,近年來,在氣候變化和強人類活動背景下,全球水系統遭遇的外界干擾不斷增強,高韌性水治理迫在眉睫,希望與同行分享經驗,共商水工程韌性提升大計。
高長勝副主任主持會議
會議代表合影 9月14日下午,為共同探討世界水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下的水文科學發展和科技貢獻,由政府間水文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辦,我院和河海大學承辦的邊會“水安全及可持續發展:政府間水文計劃第九階段”召開。來自水利部水文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水文計劃(UNESCO-IHP)、國際水資源協會、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澳大利亞莫納什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河海大學、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機構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和代表參會。會議由UNESCO-IHP中國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我院水文水資源所副所長王宗志和UNESCO-IHP能力建設與水資源家庭協調部門主管Rahmah Elfithri女士共同主持。
會議現場
嘉賓研討 我院聚焦“四種能力提升”“六條實施路徑”等水利行業重大科技需求,精心搭建展廳,在大會期間展示了我院近年來服務支撐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通過“天空地內一體化”沙盤模型,集中展示“禹龍號”載人潛水器、“坤寧號”巡堤查險車、白蟻實時監測預警和防治系統、水文氣象應急監測系統、物聯網視頻監控一體柜等技術裝備。展會期間,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總規劃師吳文慶,以及來自老撾、荷蘭、美國、埃及、烏拉圭等國家的高級官員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參觀了我院展位并給予指導。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巡館
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參觀我院展位
水利部總規劃師吳文慶參觀我院展位
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副部長參觀我院展位 世界水資源大會是全球水資源領域的盛會,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在中國召開,為全球水利行業共同交流探討水利事業發展提供了平臺。近年來,我院堅持以創建國際一流科研院所為導向,圍繞水利、交通、能源等領域國家重大戰略及行業改革發展需求,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學術交流、國際學術會議、國際科技平臺、國際聯合研究、援外培訓、涉外水利科技咨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院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與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分享我國水利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在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為全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