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把脈”中國水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

中新網貴陽7月8日電 (周燕玲)2022(第四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8日在貴陽開幕。會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中國水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為其“把脈開方”促進水環境治理從水質改善向水生態健康的迭代升級。
中國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國水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截至2021年年底,地級市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地級及以上城市水源水質達標率達94.2%,長江干流水質連續兩年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
張波坦言,取得成績的同時中國水生態保護問題和短板依然存在,需要著力突破的問題是開展面源污染防治試點,加強汛期污染強度管理完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以長江流域為重點開展水生態考核試點,引導推動重點河湖水生態保護修復,同時以黃河流域、京津冀等缺水地區為重點開展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提高生態用水保障能力,探索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增效新路徑。
河湖是地球的血脈、生命的源泉,對于復蘇河湖生態環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春宏表示,流域性是江河湖泊最根本和最鮮明的特征,復蘇河湖生態環境要從流域的角度,深入研究生態系統需水特性、科學制定河湖生態修復標準,同時高度重視河湖生態修復潛在影響。
近年來,中國加快復蘇河湖生態環境,通過治理和生態修復,2021年北京永定河26年來首次實現全線水流貫通入海,2022年京杭大運河全線水流貫通。
在城市高速發展下,如何把產生的污水治理好?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建議,分布式下沉式再生水生態系統不僅是解決中國,而且是解決全世界缺地缺水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不僅提高土地資源的空間利用率及污水處理效率,還能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產品。
“我了解到貴陽的南明河經過多年治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如今已蛻變成一條景觀之河、生態之河。”多次到訪貴州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涂瑞和坦言,對發源于南明河治理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很感興趣,想去了解和學習這個系統的創新思路和技術路線,因為這些都是良好實踐的關鍵點。
涂瑞和表示,聯合國環境署高度重視與中國的合作,支持中國在地區和全球環境治理進程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支持分享中國的經驗和良好實踐,努力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完)
國際水協第十八屆污泥大會日程-IWA Sludge Conference Programme Version 1.0
國際水協第十八屆污泥大會日程-IWA Sludge Conference Programme Version 1.0修改20240416.pdf
會議報名注冊:https://iwa-sludge-2024.casconf.cn/userRegister
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 :
王領全13752275003(微信同號)
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號)
孫磊 13702113519(微信同號)
文凱 13116096294(微信同號)
電話: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cnwater@vip.163.com
傳真:022-27835592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新興路52號都市花園大廈21層
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 :
王領全13752275003(微信同號)
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號)
孫磊 13702113519(微信同號)
文凱 13116096294(微信同號)
電話: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cnwater@vip.163.com
傳真:022-27835592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新興路52號都市花園大廈21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