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首創延慶城西再生水廠及鄉鎮污水廠工程改造和信息化項目
時間:2024-04-17
來源:中國水網
評論(0)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首創延慶城西再生水廠及鄉鎮污水廠工程改造和信息化項目
推薦單位:武漢華信數據系統有限公司、北京龍慶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
參與環節:工程總包
項目所在地:北京市
項目概況
建設范圍:1個再生水廠+6個鄉鎮污水廠
建設內容:7個水廠智能化改造+智慧運營管理大腦建設
建設目標:
u 生產:穩定、安全
7*24h實時監控及預警,增強了水質達標、系統控制、企業運行的穩定性,同時也為生產運行安全、工業控制系統網絡安全、平臺數據物聯安全提供數據支撐。
u 管理:標準、高效
企業信息化系統是企業標準化成果落地的執行工具,可讓企業員工更明確的響應企業戰略目標及管控要求,縮短了培訓周期,實現了精細化過程管控,真正做到“集約化、標準化、精細化”工作管控,為公司擴大戰略范圍提供幫助。
u 成本:透明、精確
系統自動統計生產過程中水、電、藥等生產成本、運營過程中人工、物料成本,數據實時性高、來源統一。
u 能力:智慧、卓越
組建水廠數據倉庫。讓采集的數據真正能用起來,幫助水廠實現由傳統型像智慧型的轉換。
示范意義
首創延慶城西再生水廠及鄉鎮污水廠工程改造和信息化項目的建設,以水廠物聯網建設、集約化運營監管為基礎,在水廠運營管理方面打造了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項目以水廠運行數據、日常管理數據、監管要求數據等數據為基礎支撐,植入精細化報警管理理念、小時級調度理念、工藝關鍵數據速算理念、全量化智能考核理念、信息安全保障理念,建成一套具備高時效性的實用、適用的水廠智慧運營管控平臺,為水廠運行管理提供智慧化科技手段。
u 水廠運營報警精細化:實現了對水廠水質、液位等涉及到報警閾值參數指標的靈活配置。可分時段進行報警閾值配置,可配置趨勢報警,報警設置更科學、合理。另一方面,對形成的報警信息做到各部門滾動提示,且根據報警的級別和執行的效率可自動形成報警等級,該項功能與考核模塊打通,輔助考核。
u 水廠調度管理精細化:智慧運營管理平臺實現了小時級調度和運管監督。根據平臺中的小時級報表、小時級巡檢規劃、小時級調度機制等,提高管理的時間顆粒度。通過小時級的調度管理,可切實提高水廠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u 集約化、智慧化調度:調度中心可通過平臺設置監管事項、下發調度指令,廠站人員執行任務,并形成調度督辦清單。
u 工藝仿真計算模型:定制開發工藝仿真模型,通過實時數據+指導參數相結合的方式,形成速算機制,推演工藝生產結果,助力指導生產。
數據安全可控可追溯:系統增加了數據對外共享防盜機制,數據泄露可追責,高效保障數據安全。
項目亮點介紹
運管模式的轉變:區域化集中運營管控,生產運行方式為:數據->分析->共享。實現生產、經營、改善指標優化等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可視化,優化生產運行,推進管理標準化。用“數據說話”,降低對人工經驗及人的依賴性。實現維修、化驗、倉庫集中管理,實現水廠區域化、集約化、智慧化集中運營管控。
水質安全動態實時監控:響應速度快,系統自動處理,實時采集。隨時、隨地可事實查看廠內生產運行情況,方便、快捷。當異常狀況發生時,可以遠程下發指令或者請求專家遠程在線診斷,快速應對突發事件,保障出水水質達標。
決策更科學:采用專家庫+預測分析的方式輔助決策,決策方案更科學、準確。系統自動生成相關數據報表,任何地任何時間均可通過電腦、手機等各種終端方式實時了解水廠各項業務綜合情況與報告分析,并及時做出合理決策。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技術名稱:iWater®Union水務通。
(2)工藝/裝備原理
iWater®Union可以輕松聯通水廠自動化,構建廠站級及上級公司物聯網平臺,融合水廠標準化、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成果,幫助水廠實現“安全、穩定、高效”的生產目標,提升水廠生產安全等級及運營效率,推進水廠運營區域化、集約化轉型。
(3)工藝/裝備特點
新技術:基于物聯網、大數據、VR、AI、語音交互等技術,服務于水廠工藝、運行、管理技術的持續改進。
新架構:可推進自治架構和人才管理模式的優化,提升全員能效比。
新模式:創新運營管理模式,實現水廠運營區域化、集約化。
(4)應用工業領域
智慧水務領域。
(5)工藝/裝備流程圖
通過iWater®Union-Box水廠智能終端搭建水廠物聯網平臺,實現數據的全面感知。為上層應用系統服務,提供實時數據、視頻集成、遠程控制支持,保證系統能穩定、安全、高效的運行。
項目按照一張網、一組庫、一平臺、一中心的架構體系,構建水廠智慧運營體系。
重數據:強化數據庫的重要性,對數據進行全流程監控,從源頭、采集、傳輸、匯集、存儲、使用、共享等各環節對數據進行嚴控,控標準、控規范、控質量、控要求。
輕應用:實現平臺業務的輕量化運行,可快速實現平臺功能上線使用,各交互應用載體之間可快速上線應用業務。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