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南沙黃閣水廠第二出廠管道工程(EPC)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
時間:2024-04-16 11:16
來源:中國水網
評論(0)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南沙黃閣水廠第二出廠管道工程(EPC)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
推薦單位:中鐵四局集團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工程總包
項目所在地: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
項目概況
本項目共計敷設DN1200~DN1400 供水干管11.4km,其中,DN1400 管長 3.7km,DN1200 管 7.7km。工程建設內容除上述供水干管外,同時包括預留的DN300~DN600連接支管,與現狀DN1000管的連接支管,以及相應的閥門井、排氣閥井、排泥閥井等組件及附屬構筑物。本項目具有地下管線復雜、工程線路沿既有道路及人群密集村莊,施工導行難度大、本工程沉井下沉施工、頂管頂進施工,涉及地質條件復雜以及管線需穿越河流等情況。
示范意義
本項目是國內供水管道工程首例采用水平定向鉆施工工藝進行超大口徑管道長距離穿越河道施工,實現了水平定向鉆在超大管徑穿越領域的技術突破。建成后解決了番禺東涌水廠取水口關閉造成的供水缺口問題,滿足南沙區北部三鎮人民群眾水足質優的用水需求,施工過程中積極開發新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全部工程達到國家規定的有關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及設計要求,滿足使用功能,確保結構安全。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質量自檢率達到100%,實現主體工程質量零缺陷,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
(2)社會效益
黃閣水廠第二出廠管道工程項目建成后,將從根本上解決南沙區東涌、大崗、欖核三鎮30萬居民飲用水安全問題,為南沙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水能。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一種軟弱地基防沉井突沉的方法。
(2)工藝/裝備原理
軟弱地基防沉井突沉的方法,通過設置沉井地基基礎加固沉井底部土壤的同時,進行帶負載預壓測試井節承載,進一步預防沉井突沉,在井節外壁設置凸起塊,并將井節底端面制為平面,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由于沉井突沉或下沉不止從而影響周圍的建筑、發生安全隱患的問題。
(3)工藝/裝備特點
通過在沉井底部設置沉井地基基礎加固沉井底部土壤,確保施工在軟弱土質的環境下仍能順利進行,有效避免了施工過程中發生沉井突沉的現象。注漿的水泥漿液比例可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進一步提高沉井安裝過程的穩定性,避免了突沉現象帶來的財產損失及安全隱患。
通過預壓負載模擬安裝井節時的載荷,配合沉井底部的沉井地基基礎,在安裝下一節井節前進行負載測試,進一步預防實際安裝過程中沉井發生突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通過在井節外壁設置凸起塊,增大井節與土壤間的摩擦力,減緩井節下沉速度,從而減輕上層井節對底層井節的沖擊力,避免底部井節因受力過大而發生突沉。凸起塊的數量和尺寸可根據上一節井節的安裝情況靈活調整,既防止井節突沉也避免沉降困難,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通過將井節底端面制為平面,增大井節底面與土壤在水平面上的橫截面積,減小土壤所受壓強,防止沉井突沉,降低施工風險。
通過沉井地基基礎配合井節預壓測試,有效防止了突沉現象的發生,操作簡單,方便實用,實時調整施工中的各項參數,施工方式靈活,可適應不同的施工環境,有效避免了沉井突沉對周圍建筑帶來的影響,消除了安全隱患。
(4)應用工業領域
適用于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是一種軟弱地基防沉井突沉的方法,避免了突沉現象帶來的損失,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一種便于制作的分體式沉井模板的制作方法。
(2)工藝/裝備原理
分體式的結構,分別制作凸起模板和模板本體,再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一起,便于模板的制作,提高了制作效率,解決了整體式模板難以制作、一次成型困難的問題。
(3)工藝/裝備特點
本便于制作的分體式沉井模板中,固定部件通過鐵釘固定在模板本體上,凸起模板可通過固定部件實現快速、牢固安裝,固定部件的承托條板底部設置有加固用的支撐桿,確保固定部件的穩固性,同時簡化了施工步驟,無需額外實施繁瑣復雜的加固措施,避免了成品觀感差的問題。
澆筑完成后,凸起模板可從模板本體上拆下重復利用,省去了重復制作凸起模板的成本,節約了制作成本和工期,增加了施工的便捷性。
采用分體式的結構,分別制作凸起模板和模板本體,再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一起,便于模板的制作,提高了制作效率,解決了整體式模板難以制作、一次成型困難的問題。
(4)應用工業領域
適用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分體式沉井模板的制作。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