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原創】東湖區增設94000余米雨污排水立管
南昌東湖區發布

3月28日,江西省教育廳宿舍雨污分流項目施工現場,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最后的瀝青鋪設工作。此前排水為雨污合流,存在立管混錯接、室外雨污水管錯接、局部排水管缺失、管道破損等問題。“此次改造主要涉及雨污分流、道路路面提升,已增設雨水管227米、污水管234米,正在進行最后的瀝青攤鋪工作。工程預計4月1日全部完成。”項目施工負責人楊平海介紹道。

據了解,為解決城區排水問題,東湖區按照南昌市城市水環境治理攻堅行動要求,集中利用三年時間,總投資17.82億元,進一步完善雨污分流管網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污水收集率。“雨水通過雨水管網直排,污水通過市政污水管網收集后再處理。要讓雨水走雨水管,污水走污水管,才能從源頭解決積水問題。”東湖區城管執法局副局長張建文解釋道。
目前東湖區已埋設38.6公里污水管,36公里雨水管,更換及新增94公里PVC排水立管。同時,采取項目聯合推進的方式,將排水單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內澇整治結合考慮,統籌項目關聯及安排,減少改造對群眾生活的影響。
據悉,在去年10月,東湖區朱家湖住宅小區的排水單元整治工程就已經完成。“我們小區地勢低,排水管道老舊,一下大雨,積水就很深,最深處可達一米二。我在一樓開了店,不管半夜幾點,只要下雨都得起來搬東西。現在改造好了,終于可以在大雨天睡個安穩覺了。”居民吳金妹感慨雨污分流的成效顯著。朱家湖小區增設了雨水管780米、污水管688米、雨污立管3000余米。由于嚴重的積水問題影響市民出行,特別在外圍設置了雨水提升泵站,在雨量過大時進行助排。

東湖區水治辦綜合技術負責人黃德銘表示,“我們對施工區域進行合理科學打圍,及時發布相關施工信息,采取錯峰施工的方式避免擾民,最大限度降低對群眾出行的影響。”
“在改造過程中,為了避免對市民的生活造成影響,在夜間停止施工,并且采用低噪聲施工機械,優化工序、集中在工作日施工,同時加強運輸車輛管理,減少噪音擾民。在開挖過程中,也會進行物理降塵。”楊平海補充說道。
實施雨污分流改造,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東湖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立足“三問一說”群眾工作法,共商共建,貼近民眾、抓住民生,關心人民群眾的身邊事,全方位融入群眾,傾聽群眾心聲,不斷為民造福,切實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標題:《【融媒原創】東湖區增設94000余米雨污排水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