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潤梅:推進雨污分流改造 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 |
發布日期:2024/3/7 10 |
隨著城市城區面積逐年擴大和人口不斷增加,城市排水設施經受越來越大的考驗。如何確保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參加今年全國人代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公共設施建設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二所黨總支書記、副所長王潤梅帶來關于推進雨污水分流源頭改造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王潤梅。
近些年,沿黃河流域省份持續推進雨污分流改造。王潤梅坦言,“但在城中村、老舊小區、公共建筑等管網源頭仍存在錯接混接情況,若不能將這些源頭問題徹底解決,雨污分流的效果很難保證。” 經過走訪調研,王潤梅發現目前雨污分流改造存在不少問題。“源頭排水管網底數不清;源頭排水管網錯綜復雜,涉及責任主體不清;改造缺乏資金支持。” 針對上述問題,她提出三點建議,推進雨污水分流源頭改造,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 落實屬地治理責任,實現各司其職。去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印發了《“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方案》,太原市下達了《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黃河”攻堅行動方案》。為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高標準實現,建議由各城區、綜改示范區等落實屬地治理責任,負責各轄區范圍內混接節點源頭治理工作,構建市級牽頭、縣區負責、部門配合的機制,強化組織協調,加強橫向、縱向協調聯動,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運轉高效的工作新格局;麨榱悖瑒澬≠Y金單元,多渠道、多方面籌措資金。 精細普查,摸清“家底”。由市級排水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各區(縣)落實屬地治理責任,通過梳理城市地下排水管線普查工作流程,確立普查技術規程和數據動態更新方法,抽調部門技術骨干,成立工作專班,按排水系統地理分布情況進行任務分解,分批、有序將排水系統內源頭管網摸清。同時,建立地下管網設施普查數據庫,為源頭改造提供重要數據基礎。 實施源頭治理,科學劃分治理單元。為實現雨污分流取得實際效果,須將管網上游的城中村、上游小區、公共建筑及企事業單位庭院等源頭混接節點管網同期實施改造,實現排放源頭和傳輸管網全程分流。在完成城市主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基礎上,將治理重心放到源頭治理上。結合“一泓清水入黃河”工作任務,尊重現狀,正視問題,系統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將城中村、老舊小區、企事業單位和公共建筑都看作一個排水單元,確定各自責任單位,精準發力推進源頭改造。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