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媒體2月16日報道,位于日本首都圈群馬縣的一家工廠排放的廢水中,檢測到部分有害物質,其含量高達排放標準的3500倍。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 李茜文:在距離東京約兩個小時車程的群馬縣南部的伊勢崎市,附近工廠排放的超標廢水排入河流后,河水非常渾濁且流動性差,里面遍布雜草、淤泥、生活垃圾,水面上甚至已經形成了白色膜狀物,站在附近可以聞到惡臭。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以及當地市政府2月16日發布的消息稱,涉事工廠排放的廢水中有害物質含量嚴重超標,其中,二氯甲烷的含量高達排放標準的3500倍,三氯乙烯含量達到排放標準的7倍多。根據報道,這兩種物質是在清洗金屬時使用的化學品,人體攝入二氯甲烷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引發癌癥。目前,當地政府已勒令涉事工廠停止排放廢水,目前正在對事件原因和影響范圍進一步展開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超標廢水排入的河流,正位于給日本首都圈供水的主要水系的上游。相關部門表示,今后可能會對下游的取水產生影響。另外,由于可能存在水質污染的風險,日本國土交通省已經呼吁,周邊居民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不要接觸污染的河水。根據日媒報道,涉事工廠在接受當地政府調查時承認,污水處理設備存在問題。
2月17日下午,記者對日本國土交通省進行了電話采訪,想了解超標排放廢水的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但國土交通省對此并沒有給出答復。
日本群馬縣內聚集著大量制造業工廠,不僅是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就在2023年10月,當地另一處河流還發現,附近化工廠排放的廢水中水銀等物質大幅超標。頻頻發生的超標廢水排放問題也引發了當地民眾的不滿,以及對涉事企業管理能力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