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處理處置是國際污水處理和固廢處理行業關注的熱點。201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發起成立ISO/TC275污泥回收循環處理和處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為ISO/TC275國內對口單位。ISO/TC275的主要任務是收集整理各成員國相關行業的意見,提出國際標準新提案;組織各成員國專家研制國際標準。現包括8個工作組:
WG 1:Terminology 術語
WG 2:Characterization methods表征方法
WG 3:Digestion 發酵
WG 4:Land application 土地利用
WG 5:Thermal process 熱處理
WG 6:Thickening & Dewatering 濃縮和脫水
WG 7:Inorganics & nutrients recovery 無機有機質的回收
WG8: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Perception 公眾意識的交流和管理
從2013年起,污泥回收循環處理和處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275)先后在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日本、奧地利等國召開了技術委員會工作會議。會議期間平行召開污泥處理與資源利用技術論壇,參會代表除工作委員會各成員國代表外,還有來自各國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污水污泥處理企業人士。2019年ISO/TC275年會計劃在中國呼和浩特召開,會議時間為2019年9月16日~20日。其中污泥處理與資源利用國際高峰論壇會議計劃在2019年9月19日~20日召開。
為了破解我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難題,了解新形勢下國際國污泥處理處置的現狀、技術與發展趨勢,學習發達國家城鎮污泥無害化處理工程技術及污泥資源化利用方面的先進經驗,推動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創新與行業產業鏈拓展,擬定于2019年9月19~20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污泥處理與資源利用國際高峰論壇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污泥處理和利用標委會會議”。專題研討污泥資源回收、資源利用、處理處置以及產業鏈協同創新等技術、政策與實踐。會議邀請國際標準化組織污泥回收循環處理和處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我國行業主管領導、專家、環保企業家共同交流探討污泥處理處置方面的政策、建設、運行等經驗,會后安排參觀考察。
歡迎相關業務的主管單位、科學院校、設計院所、排水與污水處理等水務企業、裝備制造業等技術與管理人員參加。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
大會報告日程 (播放PPT的屏幕比例為 16:9的寬屏 )
9月 19日早上7:40至晚上22:00會場報告交流
會場: 會議地點:內蒙古飯店 二樓瑤池多功能廳。用餐地點:內蒙古飯店二樓草原絲路廳
9月19日上午(內蒙古飯店 二樓瑤池多功能廳)
7:40—8:00
與會代表進入會場:交流對接,共創,共生,共贏
8:00—8:30
主持人:主辦單位領導
領導講話致辭(政府和協會領導)
8:30—12:00
主持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 許國仁 教授
Professor Xu Guore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8:30—8:5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ISO/TC275 Sludge recovery, recycling, treatment and disposal
報告人:Arnaud Gaudrier(ISO/TC275 秘書長,法國標準化協會)
8:55—9:20(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Sludge thickening and dewatering : Feasability,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報告人:Pascal GINISTY(法國)
9:20—9:4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Japanese innovative technology regarding sludge treatment)
報告人:Ms. Yumi KANEKO (JISC,日本工業標準委員會)
9:45—10:05(15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巴安水務污泥處理案例分析
SafBon Water Service sludge treatment case analysis
報告人: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郭海軍 營銷總監
10:05—10:25(15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污泥處理處置系統解決方案及工程案例分享
報告人:北京梅凱尼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0:25—10:50(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污泥安全資源化利用方向研究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approach of sludge resource utilization
報告人:哈爾濱工業大學 許國仁 教授
Professor Xu Guore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0:50—11:1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污泥處理處置工程技術探討
Discussion 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報告人: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李成江 顧問總工
11:15—11:40(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自來水廠污泥:是廢物還是有用的資源
Waterworks Sludge: Waste or Useful Resource
報告人 :Yaqian Zhao (趙亞乾)(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西安理工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大學)Bio: 國際水協會會士(FIWA)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教授甘肅省”飛天學者”講座教授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編
11:40—12:0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城市污泥液態厭氧發酵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機制與工藝
Production of high value added products by liquid anaerobic fermentation from sewage sludge:mechanism and process
報告人:江南大學環境學院 劉和 教授/院長
12:00—13:25
午餐(內蒙古飯店二樓草原絲路廳 自助餐)
9月19日下午(內蒙古飯店 二樓瑤池多功能廳)
13:25—19:00
主持人: 鄭國砥,博士/副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Guodi Zheng, Dr./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3:25—13:5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Re-thinking the role of sludge/biosolids in water/wastewater systems
報告人:Ludovico Spinosa(意大利)
13:55—14:20(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 The German pool of knowledge concerning waste water, sewage sludge and waste
報告人:Amin K. Melsa (德國) DWA
14:20—14:40(15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高效智能帶式干化裝備簡潔版
報告人:廣東芬尼克茲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易毅 芬尼克茲污泥干化事業部總經理
14:40—15:0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污水處理廠剩余活性污泥的調理與脫水過程研究
Study on the conditioning and dewatering process of excess activated sludge in WWTP
報告人: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王毅力 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副院長
15:05—15:30(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基于熱水解高級厭氧消化和側流厭氧氨氧化的污泥處理處置北京模式
Conquering Beijing’s Biosolids Management Challenges with Thermohydrolysis Pretreatment and Side-stream Anammox
報告人:王佳偉 北京排水集團 科技研發中心 主任
15:30—15:5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汚水汚泥中的微塑料汚染的嚴重性對汚泥處理與管理的挑戰
Emerging Pollution by Microplastics in Wastewater Impacts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Management of Sludge
報告人:吳唯民博士 (Dr. Wei-Min Wu), 美國斯坦福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高級研究員, 斯坦福大學威廉與克羅伊•科蒂加資源回收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部主任,斯坦福大學可持續發展和全球競爭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15:55—16:20(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中國污泥處理領域發展瓶頸與新技術突破一以廢治廢、節能減排、“泥霾”共治
Bottlenec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ludge treatment in China and breakthroughs in new technologies: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ludge and air pollution
報告人:浙江大學 翁煥新 教授、博士生導師
16:20—16:4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超高溫好氧堆肥技術的研究
Research on Ultra High Temperature Aerobic Composting Technology
報告人:東北大學 朱彤 教授
16:45—17:10(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市政污泥處理處置的理論與實踐
Municipal sludge control: from basic research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報告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王東升 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
王東升:國際水協(IWA)會員,中國應用化學會水處理學科組秘書長,中國化工協會鋁鹽行業專家組委員,澳大利亞南澳大學(Uni SA)客座教授(Adjunct Professor),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際水協(IWA)主辦“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雜志編委。
17:10—17:3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污泥穩定化判定方法與產物資源化利用
An innovative methodology for sludge stabiliza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products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報告人:梅曉潔 Mei Xiaojie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s Co., Ltd.
17:35—18:00(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40 CFR Part 503與我國污泥農用標準的制定 40 CFR Part 503 and Formulation of Agricultural Standards for Sludge in China
報告人: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環保技術與裝備研究所 王濤 副總工 研究員級高工
18:00—18:25(20分鐘報告+5分鐘問答)
題目:城市污泥資源化過程的環境風險與污染控制策略
Envieonment risk of sewage sludge resources and its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y
報告人:鄭國砥 博士/副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18:25—18:40 抽獎活動
獎品【華為筆記本電腦或者手機 等】
(獎品由 ?公司等單位贊助提供)
18:40—20:00
晚餐 (內蒙古飯店二樓草原絲路廳 自助餐)
9月19日晚上20:00—21:40 (專家論壇)
主持人: 主辦單位領導及專家
專家論壇
題目:電磁波加載A/A/O工藝回流系統的污泥減量研究
Reflux system loaded by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anaerobic-anoxic-aerobic reactor : in-situ sludge reduction
報告人: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桑穩姣 副教授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題目:首創污泥服務模式和實踐探索,The Service Mode and Practice of Beijing Capital Sludge Company
報告人:北京首創污泥處置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顏瑩瑩 技術總監
題目:市政污泥處理處置系統解決方案及工程化應用 Municipal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system solution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報告人: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申維真 副總工程師 教授級高工
21:40—22:00 抽獎活動
獎品【華為筆記本電腦或者手機 等】
(獎品由 ?公司等單位贊助提供)
參會人員(部分)
1、政府管理部門:建設廳、城建局、各地建委、水務局、環保局(廳)、排水處、海綿辦、開發區管理部門、各地方河湖長單位等。
2、行業協會:國內外知名行業協會學會代表等;各地供水排水協會學會代表等;中國給水排水品牌委員會會員單位代表等。
3、設計單位、工程總承包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西南南設計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同濟大學設計院、天津大學設計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湖南省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深圳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太原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福州城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鎮江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武漢市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浙江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浙江省環科院、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遼寧城建設計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廣東分院、中設設計集團、山東省陽光工程設計院、光大環保技術研究院、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化學工業部第六設計院)、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政設計院、凈化集團(玉環)給排水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省環科院、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華錦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化商務有限公司、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武漢市給排水工程設計院、常德市市政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南京市給排水工程設計院、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等。
4、高校(研究院所):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同濟大學、天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重慶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建筑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城鄉建設學院、江南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香港科大、上海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太原學院、斯坦福大學 威廉與克羅伊•科第伽資源回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南京河海環境研究院、寧波諾丁漢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原工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吉林建筑大學、中南大學、江蘇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蘇州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吉林化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華東理工大學、韓國慶北國立大學、浙江大學熱能所、武漢理工大學等。
5、各地水務、環保、污泥投資建設運營單位:天津創業環保集團、北控水務集團、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北京首創、北京碧水源、啟迪桑德、天津水務集團、成都市興蓉環境、安徽國禎環保、深圳市水務(集團)、上海城投水務、重慶水務集團、東莞市水務投資、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南京水務集團、杭州市水務集團、武漢市水務集團、沈陽水務集團、廈門水務集團、珠海水務集團、山東水務發展集團、青島水務集團、濟南水務集團、上海巴安水務、中環保水務投資、昆明滇池水務、云南水務、中國水務集團、中國水務投資、粵海水務、威立雅水務、蘇伊士環境集團、中法水務投資、中國光大水務、貴州水務、海口市水務、華衍水務、天津華博水務、中環水務集團、成都排水、首創愛華市政環境、重慶康達環保、江蘇長江水務、鐵漢生態環境、沈陽振興環保、大連德泰小窯灣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成都自來水公司、中美綠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信開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中持水務、江蘇大禹水務股份有限公司、銀泰達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環保集團、濟寧中山公用水務有限公司、濟南市西區污水處理廠、常州市金壇區城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上海南匯自來水公司、包頭排水公司、中山公用水務、鎮江市水業總公司、國電東北環保產業集團、蘇州工業園區中法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南京中電環保固廢資源有限公司、啟迪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惠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環衛集團、湖南軍信環保集團、大連德泰控股有限公司、福建海峽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花都凈水有限公司、國電東北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首都機場動力公司、濟寧中山水務公司、山東公用控股污水公司、湖南新晃污水廠、重慶渝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建投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團研發中心、中海油節能環保服務有限公司、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東營市財金水務有限責任公司、昆明通用水務公司、合肥熱電集團、瀚藍綠電固廢處理(佛山)有限公司、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北京首創污泥處置技術有限公司、天津生態城市政景觀有限公司、金州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城北污水處理廠、山西省各地水務集團公司、陜西省各地水務集團公司等。
6、環保、生態環境、污水、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和設備工程公司等。成都德菲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深圳瑞新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凱威爾環保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北控威保特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徠卡(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蒂藹歐環保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天津管得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帕斯菲克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華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宜居環境建設有限公司、宇星科技發展(深圳)有限公司、無錫通源環保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寧波鴻環土工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鼎玖能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大萬邦(廈門)有機質科技有限公司、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廣東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鄭州國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愛爾福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在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水管家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Prof. Numrich GEV、大連青烏環保、江蘇優聯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科尼茲環保科技(大連)有限公司、北排建設、吉林省拓達環保、蘇州四方特種濾布、無錫國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百川暢銀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鄉仲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陽艾爾旺新能源環境、成都中科能源環保有限公司、上海環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科藍博(北京)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石垣環境機械(蘇州)有限公司、上海美伽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力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維美德自動化公司、德國 Prof. Numrich GEV、昆山威勝達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遼寧裕嘉和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中安清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奧圖泰、菱重環環境技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河南光宇鴻愷電子、普茨邁斯特、艾特克控股集團、陜西先科環境、帕克環保技術、山東省環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龍之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凱英科技發展、上海萊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百明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愛姆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神美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同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華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南京萬德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創源環保有限公司、江蘇東邦機械有限公司、北京華瑞朗斯水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康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凱英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索理思(巴斯夫)、廣東天凱環保有限公司、上海貢境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寶聯氣體有限公司、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天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貝卡特環境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大連邁克環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九洲環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卓錦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凱能電器科技有限公司、天府重工有限公司、徐州三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華嚴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清源華建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廣東芬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寧波甬和環保科技公司、格蘭富(上海)公司、青島金海晟環保科技公司、浙江三聯環保科技公司、南京萬德斯環保科技公司、青島思普潤環保科技公司、愛森絮凝劑中國公司、山東中科恒源環保公司、江蘇康泰環保科技公司、山東恒遠利廢環保公司、深圳深能環保上洋公司、揚州四啟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煙臺桑尼核星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國美水技術公司、山東創業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太原正陽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大連海川博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博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和惠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金瑞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僑邦國際有限公司、上海環信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中鋁山東有限公司、華章科技、杭州楚天科技有限公司、常熟市德潤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重慶澤正、九洲環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愛森(中國)絮凝劑有限公司、浙江卓錦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巨旋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廈門曙光偉業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徐州格雷安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四川宏佳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菱重環環境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湖南奇思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寧波格林蘭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杰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蔚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發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等。
企業贊助方案:
1、聯合主辦單位(贊助費15-20萬元)
2、協辦單位 (贊助費6萬元)
3、大會上發言(報告15分鐘+5分鐘問答)/ 文章發表2-3篇/2個代表,發資料,現場易拉寶1,論文集前彩插廣告1P等共計3萬元。
4、會場外集中展示區展示桌(3萬元每個,含2人參會費)。
5、其他贊助方式(如禮品、晚宴、抽獎獎品等),按實際發生金額支付。
6、會議論文集(會刊)廣告:封底15000元;封二12000元;封三10000元;前彩插首末頁:12000元/頁;前彩色插頁:8000元/頁。
7、政府部門、水務集團、設計院(集團)本單位團體 30人以上的,前30人按照2000元每人,超過30人的會議代表超過部分免費(同一單位,只收前30人會議費),但須提前回執到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審核通過。
有意協辦或在會上進行交流、宣傳的水務、工程公司、設備廠家等可與編輯部聯系(022-27835639,13752275003 王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