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前言:專家們對亳州市從污水中提取能量實現供暖制冷的實踐表示高度贊賞。他們認為,這一舉措不僅創新性強,而且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首先,從環境角度看,這一做法有效減少了碳排放。通過利用污水中的熱能,避免了從化石燃料中獲取能源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專家指出,這種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供暖制冷方式有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其次,從經濟效益角度看,利用污水源熱泵技術可以節約能源成本。相較于傳統的供暖和制冷方式,從污水中提取能量的成本更低。專家認為,這種創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而實現節約成本的目標。
此外,專家還強調了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他們表示,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依賴于科學原理的實現,還要求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支撐。通過引進新的能源系統和改造現有空調系統,實現了辦公大樓空調供能成本的節約和綠色低碳的發展目標。
最后,專家們呼吁更多的地區和企業采納這種創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他們認為,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這種技術,將有助于推動能源結構的轉型和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同時,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加大對相關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支持力度,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總之,亳州市從污水中提取能量實現供暖制冷的實踐得到了專家們的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這種創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污水能供熱又能制冷,這樣聽起來天方夜譚的事,已經在我市變成現實。“系統已運行258天,節能減排量換算成植樹量,相當于種了473棵樹。”日前,在位于市行政中心東北角的可再生能源站,中能建地熱(亳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柯弋介紹說。
聞不到異味,但它是一個“大空調”,承擔著市行政中心32000平方米建筑的制冷供熱“重任”。
柯弋告訴記者,污水管網中的污水是有溫度的,冬季可以達到14~16℃左右、夏季可以達到18~22℃左右。“污水空調”的原理是,利用污水源熱泵技術把污水中含有的熱量提取出來,再通過熱泵機組讓這些能量實現夏季制冷或冬季供暖。換熱過程只提取水中的熱量,不會對污水產生二次污染。
記者在可再生能源站通過控制大屏看到,當天的污水溫度在15℃左右。柯弋解釋說,可再生能源站的制冷和供暖原理與家用空調的原理相似,但能量提取的來源不同,家用空調用電驅動空氣壓縮機工作,是從空氣中提取能量制冷、供暖,而污水源熱泵是從污水中提取能量制冷、供暖。
據悉,市行政中心原來的中央空調已投入運行近18年。機組老化,制冷、供暖效果下降,運營成本和能耗偏高。為實現運營成本和能源消費雙降,有關部門決定引進新的能源系統,對現有空調系統進行改造替代,實現辦公大樓空調供能成本節約、綠色低碳。
污水變身“新能源”,產生了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473”“139”“356”,柯弋說,可再生能源站云智慧管理平臺上的這幾個數字分別代表著,市行政中心能源站運行258天以來,累計節能減排量不僅相當于種植了473棵樹,還相當于節約標煤139噸,減排二氧化碳356噸,節能降碳效果顯著。(記者 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