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前言:華能董家口2×35萬千瓦熱電聯產配套海水淡化項目的成功獲得獎補,展示了青島市在推動海水淡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決心和行動。以下是對此政策的專家看法:
- 政策導向明確:該獎補政策明確指向海水淡化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推動產業發展。這種政策導向有助于形成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 財政支持力度大:該項目獲得812萬元市級財政獎補,是目前全國獲得地方海水淡化專項獎補資金最高的項目。這表明青島市對海水淡化項目的重視和支持,也預示著未來海水淡化產業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 產業高質量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作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青島市將海水淡化納入水資源統籌規劃和調配,作為城市供水的重要補充水源和戰略儲備水源,為海水淡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推動技術創新:青島市將海水淡化項目建設、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攻關列入支持范圍,有助于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海水淡化產業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華能董家口2×35萬千瓦熱電聯產配套海水淡化項目的成功獲得獎補,不僅是對項目本身的肯定,更是對青島市海水淡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持。這將有助于推動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為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
812萬元!青島海水淡化項目獲得全國最高地方獎補
信網12月18日訊(通訊員 孫兵兵 記者 谷正原)近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青島市海水淡化項目建設獎補政策申報評審工作,華能董家口2×35萬千瓦熱電聯產配套海水淡化項目順利通過評審,將獲得812萬元市級財政獎補,這是目前全國獲得地方海水淡化專項獎補資金最高的項目。該政策的兌現,有利于鼓勵和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關注海水淡化,推動全市海水淡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華能董家口2×35萬千瓦熱電聯產配套海水淡化項目由華能青島熱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包含海水淡化及鍋爐補給水處理車間、海水淡化設備等,采用雙膜法工藝,建成規模1.7萬噸/日,于2022年5月投入試運行,淡化水主要用于鍋爐補給水系統、工業水系統、脫硫工藝水系統,將為董家口經濟區企業提供工業蒸汽,并用于周邊居民采暖供熱等。
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作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得到國家、省、市等各級關注和重視。青島市是國內較早開展海水淡化研究和綜合利用的城市之一,將海水淡化水納入水資源統籌規劃和調配,作為城市供水的重要補充水源和戰略儲備水源,出臺《青島市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15條政策》,將海水淡化項目建設、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攻關列入支持范圍。先后建成青島百發二期、華能董家口、小管島等一批海水淡化項目,建成規模達34.1萬噸/日,約占全國的14.5%,位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已應用于市政供水、工業用水、海島用水等多個場景,在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青島已經初步形成了涵蓋科技研發、裝備制造、項目設計、項目建設、項目運營、項目總包、資源化利用等全產業鏈條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擁有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EPC總承包商——山東電建三公司和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設施運營企業——青島水務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市政供水海水淡化項目——青島百發海水淡化廠,全球首個濃鹽水提鋰項目落地青島,全國首個省級工程建設標準《淡化海水納入城市供水系統水質安全保障技術標準》成功發布。百發二期發行全球首單用于海水淡化行業的藍債資金3億元,入圍全球水峰會“最佳海水淡化項目”,標志著青島市海水淡化建設能力已躋身國際一流水平。
海水淡化 | 海上浮標式波能海水淡化裝置
本文圖片來自aquatech
導言:挪威海洋綠洲公司已經研究出一種海上浮標式波能海水淡化技術,目前正在加那利群島進行測試。
波能海水淡化
挪威海洋綠洲公司已經研究出一種海上浮標式波能海水淡化技術,目前正在加那利群島進行測試。
該項目由格里格海事集團、挪威旅游局和大加那利島經濟促進協會共同資助
海洋綠洲公司表示,其技術可以利用海浪能量從海水中生產淡水,從而實現海水淡化,將飲用水輸送至沿海用戶。
本項目由格里格海事集團、挪威旅游局和大加那利島經濟促進協會共同資助。
雖然海洋綠洲公司尚未透露該設備的生產能力,但其開發是最近對一款類似設備進行測試之后誕生的,其挑戰在于將該技術擴大至飲用水。
將波能海水淡化付諸實施
波能海水淡化方案并不新鮮,但現在才開始發展。
“水鴨”、充氣波能海水淡化系統(利用充氣波能轉換裝置向反滲透泵提供動力而實現海水淡化的系統)、B&V Surf Buoy只是從美國能源部(DOE)和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獲得47 000美元(Waves to Water Prize比賽獎項的一部分)的少數初創企業,其將使海水淡化成為現實。
充氣波能轉換裝置
B&V的Surf Buoy有一個連接到帶有滑輪的活塞泵上的浮標,從而向反滲透膜(RO)裝置提供加壓水。
同時,“水鴨”帶有一個“松弛停泊的,簡單而堅固的海浪驅動泵,其具有成熟的船載反滲透海水淡化功能”。
每個海底設備單元預計每天生產1 300萬加侖(約5萬m3/d)淡水
另一個挪威初創企業Waterise開發了一種新穎的方法,即在水下400 m的海底運行一個模塊化海水淡化系統。
每個海底設備模塊預計每天可生產1 300萬加侖淡水(約5萬m3/d),據說足以保障一個中大型城市的用水量。
咨詢公司Aqua Advise首席執行官兼Waterise首席商務官Borja Blanco對水技術在線(Aquatech Online)表示,該公司“正在爭取一個更加接近于實際項目的機會”,但沒有進一步闡述。
該挪威公司表示浸沒在海平面以下的集裝箱式海水淡化系統利用自然靜水壓力作為“膜前壓力”。
近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