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該案件的查處表明了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決心和力度,同時也提醒了其他企業要遵守環保法規,保護環境。
首先,該企業涉嫌環境污染犯罪,其排放的含鎳污染物超過國家規定排放標準10倍,嚴重違反了環保法規。這表明該企業沒有履行環保責任,缺乏環保意識,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其次,該案件的查處體現了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和嚴格監管。政府采取了專項行動,加強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對于違反環保法規的企業將依法嚴肅處理。
此外,該案件也提醒了其他企業要遵守環保法規,履行環保責任。企業應該加強環保意識,建立健全的環保管理制度,確保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標準。
總之,該案件的查處是政府加強環境保護、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重要舉措,也是對其他企業的警示和提醒。專家呼吁企業要履行環保責任,保護環境,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暗度陳倉行違法之事,該查!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梁磊
“含鎳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規定排放標準10倍!”面對如此高的檢測數值,陜西省寶雞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執法人員震驚了。
這是今年寶雞市開展“2023利劍治污”專項行動以來執法人員查處的第一例涉嫌環境污染犯鋨訃墻昀次歡嘣詬哐夠肪車紫呱�“明目張膽”從事違法排污的企業。
“我們必須嚴懲此類違法犯罪行為,對本案實行專案專辦,若涉嫌環境犯罪要按照‘應移盡移’原則全部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辦。”市生態環保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黃軍林說。
線索摸排,查出“狐貍尾巴”
本次專項行動從今年8月開始,由市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人民檢察院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對全市涉氣污染源無證排污或不按證排污、超標排放等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開展聯合行動。
線索摸排階段,執法人員在對全市重點鈦材生產企業酸洗外協訂單檢查時發現,大部分訂單由市區有酸洗“資質”的某環保科技公司承接。
“能夠接大量酸洗訂單的企業污水處理設施規模應該不小,但我們怎么沒有印象呢?”
帶著這個疑問,工作人員立即通過《陜西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對上述企業展開調查。經查,這家企業主要經營范圍是機械加工和配套金屬表面處理,排污許可證和環評等各項手續都合法合規,一切看起來似乎很正常。
但資料顯示,這家企業并不是酸洗工藝。執法人員敏銳地感覺到背后的“不正常”。
9月21日,市環保綜合執法支隊聯合市公安局環食藥犯罪偵查支隊工作人員對企業進行了聯合檢查。
果不其然,現場發現這家企業已擅自改變生產工藝,自行拆除所有機械加工設備,專門對外承接酸洗金屬件。環評等資料批復顯示其原配套酸洗工藝原料為除油清洗劑,但檢查時發現酸洗采用的是硝酸和氨氟酸,而且酸洗以來未交有資質單位對廢酸進行處置。
檢查時企業酸洗工段未生產,污水處理設施連接管道斷裂,無法正常運行。執法人員現場安排第三方檢測公司對污水處理站廢水排放槽內留存廢水進行采樣。
固定證據,專項行動重拳出擊
3天后,檢測報告出來了,于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面對如此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小組立即決定,對該企業進行專案專辦,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要掌握企業現場違法排污證據,就要改變檢查方法,將案情查清、查準、查實。”市環保綜合執法支隊孫巍說。
針對第一次現場檢查情況時這家企業未生產的情況,為掌握企業污水排放的真實數據,執法人員采用分組輪流蹲守的方法,對企業進行不定時“監控”,一旦發現有生產廢水排出立即采樣。
當第二份檢測報告結果出來后,進一步印證了前期的調查結果。9月28日,市生態環境局以涉嫌環境污染犯罪對該企業進行立案調查。
然而,企業此時提出對檢測結果不認可。為此,專項行動小組決定,換不同的檢測公司蛭斜κ謝肪臣嗖庵行惱窘性偌嗖狻�
10月25日,執法人員又一次委托寶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其進行采樣。最終檢測報告顯示,含鎳污染物排放濃度仍超過國家規定排放標準。
與此同時,執法人員又走訪了企業周邊群眾,詳細了解其生產經營狀況。經詢問得知,這家企業不定期在下午5點至6點左右能聞到排放污水時散發的刺鼻性氣味,這進一步證實了這家企業確實存在違法排放廢水的現象。
多少日的忙碌奔波、多少次的調查詢問,執法人員加班加點已成常態。終于,11月17日,市環保綜合執法支隊執法人員攜帶這起案件的所有證據資料向駐地公安局進行了移交。
利劍治污,全力守護“寶雞藍”
本起案件環境違法后果之嚴重、調查取證之艱難、責任認定過程之復雜,在全市執法案件中實屬少見。經過此次案件查辦,突出反映出在線索研判、證據固定、司法鑒定等方面與公安機關的密切協作、同步開展案件調查和偵查的重要性,也全面提升了案件辦理質效。
截至目前,在寶雞市“利劍治污”專項行動檢查中,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650人(次),檢查企業920家(次),發現問題223個,整改問題212個,立案查處120件,處罰560多萬元,其中移交市場監管部門4件,行政拘留3件,查封扣押6件,按日連續處罰兩件。
本次專項行動通過查處曝光一批典型案件,有效遏制了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頻發勢頭,持續提升污染源企業、第三方服務機構守法意識,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以強有力的行政司法聯合執法守護“寶雞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