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排水系統“毛細血管”,政協委員圍繞提升上海水環境質量踴躍建言
澎湃新聞2023-12-08 21:18

地表水優Ⅲ類斷面占比為96.3%,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無Ⅴ類和劣Ⅴ類斷面……今年,上海的“水”更清了。接下來,上海應如何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12月8日下午,市政協開展“本市水環境突出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年末委員視察專題活動,圍繞這一環保話題,委員踴躍獻計獻策。
座談會上,市生態環境局表示,近年來,全市水環境質量雖持續改善,但水質不穩定等問題依然存在。據分析,造成水質波動的主要因素有泵站雨天放江、水動力不足等。他們將堅持抓實抓好水污染源頭防控,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強化監測溯源,實施分類整治,從源頭上削減入河(湖)污染物排放總量;推進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實現城鎮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市水務局表示,將全面推動本市污水治理水平再上新臺階,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治水問題。包括: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和“泵站放江污染”等2個方面問題整改任務,全面開展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推進污水重大工程建設,推進污水廠運行效能提升。
座談交流時,委員們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圍繞本市水環境治理的短板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當前中小河道水質不穩定現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部分地區雨污管網建設還存在錯接、漏接、混接問題,影響污水處理,造成河道黑臭現象。”市政協委員陳振樓提出,持續開展雨污管網綜合排查整治工作,通過進一步修正排水系統“毛細血管”,提高本市污水處理效率。市政協委員余梅提出,加強老舊管網的監測、修復工作,避免因管網問題造成的河道污染、地下水污染。

“雨污混接是泵站放江污染的主要原因。換言之,問題雖在泵站,但源頭在管網。”市政協委員王淳提出“加強執法”的對策——對于擅自將污水管網接入雨水管網的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還要加強水環境智慧監管的水平,更多發揮水質自動檢測系統的作用。
市政協常委劉新宇認為,上海的水環境治理工作應適度超前,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轉變。在制定相關規劃時,應注重科學性、前瞻性、系統性,為污水處理系統的后續功能提升打好基礎。

委員們還提出了加強水污染知識普及、推進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重視船舶污染偷排現象、發揮調蓄池處理污水作用等建議,均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和采納。
原創:政協聯線
作者:政協聯線記者 劉子燁
原標題:《修正排水系統“毛細血管”,政協委員圍繞提升上海水環境質量踴躍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