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中國給水排水 中國給水排水 2023-08-11 13:39 發表于天津
編者按:長期以來,關于我國的大學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與用人市場嚴重脫節的問題一直被熱議。特別是當下青年就業形勢空前嚴峻的時候,更需要大學教育好好反思,并采取切實可行的行動積極做出改變。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今年16期選登了3篇高校教改論文,分別來自同濟大學、蘇州科技大學和武漢工程大學,結合各自的骨干課程,談了教學改革的創新實踐,希望對行業有所啟發,當然,更期待這些教育成果能夠在用人市場端經受住嚴苛檢驗。
劉佳(1982-),女,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工業污染減排方向的教學及科研工作。
劉佳: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工業發展肩負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任,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的統一協調發展,要求工業廢水污染防治人才具有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擔當民族復興大任使命以及融會貫通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同濟大學《工業廢水污染防治》課程教學團隊通過10余年改革與實踐,組建了產學研跨界師資隊伍,建立了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教學聯動的優質教學資源,通過慕課、討論課、讀書報告、直播講座等多種教學方式將課堂學習延伸至多維學習環境,輻射推廣至全國百余所兄弟高校。建設的新時代工業廢水污染防治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了學生工業廢水污染防治專業知識、政治素質與職業素養以及綜合能力(思辨歸納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協作競爭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實現了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新時代工業廢水污染防治人才的培養目標。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圖1 工業廢水污染防治課程建設體系
全文下載:
工業廢水污染防治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pdf
陳重軍(1984-),男,博士,教授,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副主任,主要從事廢水生物處理技術與機制研究。
陳重軍:蘇州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源自原蘇州城建環保學院,是當時唯一由國家環保總局直接投資建設的本科專業,也是江蘇省最早招收環境工程本科生專業之一,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入選國家一流專業、省品牌專業、省思政示范專業、省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省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品牌專業等。專業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直面長江三角洲地區快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突出矛盾,緊扣水鄉地域的環境污染綜合治理人才需求,培養具備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寬廣國際視野、能解決復雜環境工程問題的創新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培養方案始終堅持以水污染控制工程為核心,融入原理課、實踐課、設計課、研討課和地方特色實踐課,最后形成了完善的具有明顯地方院校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群。堅持思政引領,將生態文明思想融入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群教學,融合工程倫理知識,培養學生責任心、職業道德和素養,將思政教育貫穿整個教學全過程。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圖1 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群核心課程的持續優化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圖2 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以活性污泥法章節為例)
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群所設置的課程全部嚴格對應工程認證指標點,明確各課程之間的聯系和遞進關系。在課程設置方面,通過理論課、實驗課、研討課、設計課和實踐課多個維度課程相結合,設定課程目標,從水處理基本理論、實操能力、工藝組合能力、設計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和新技術新思路擴展等多個方面,培養學生擁有解決復雜水污染問題的設計和實踐能力。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圖3 課程群主干課程與工程認證指標點的關系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圖4 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對應的工程認證能力培養
全文下載:
蘇州科技大學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群建設與實踐.pdf
明銀安(1975- ),女,湖南岳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污水處理及污泥資源化,曾有設計院、環保公司工作經歷,具有一線工程設計經驗,多年從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論及實踐教學。
明銀安:在“新工科”和“雙碳”目標新形勢下,為了培養勝任時代使命擔當的水處理專業技術人才,深化教學創新設計,緊扣教學痛點,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多種學習方式和途徑,設置自主進階式學習,促進自主、探究式學習。采用點(污水處理單元)、線(城市污水處理)、面(工業廢水處理)結合,按功能、原理、結構、參數、設計及應用分為6層次,形成“三目標六層次”知識結構。創立“看、學、畫、列、算、組、思”培養工程設計能力的“卓越培養7步教學法”,課中采用自創LED-Restart模式,并結合BOPPPS、對分課堂及翻轉課堂等進行多元混合式教學,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采用課前-課中-課后貫通,課前自主學習,課中交互研討,課后內化拓展,變被動為主動,引導學生“我想學”、“我要學”,并實現“我能學”。整合教學資源,產教融合,環化結合,產業教授、權威專家進課堂,強化工程實踐力能培養。進行迭代教學改革創新設計,持續改進,采用多元評價,強化知識內化與形成性過程評價。挖掘低碳、減碳和助力碳中和的水污染控制技術結合點,融入思政元素,立德樹人,培養具有“雙碳”工程設計意識、工程能力強、綜合素養高的“卓越水處理工程師”,為“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及工科類專業教學提供參考。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圖1 進階式內容設置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圖2 卓越培養7步教學法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圖3 教學改革創新研究持續改進
表1 多元評價方法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全文下載:
基于“雙碳”目標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創新設計探究.pdf
本公眾號歡迎青年教師投稿有關教改的原創論文,優先處理,長期有效。
制作:文 凱
審核:李德強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投稿咨詢:022-27835707
廣告咨詢:022-27835639
發行咨詢:022-27835520
官方網站:www.cnww1985.com
聯系郵箱:cnwate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