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不“廢”——探索固體廢物的“容身之處”
媒體:濰坊新聞網
隨著城市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物,可在生活中卻不見其蹤跡。近日,“生態文明在鳶都”媒體行記者親身走進昌樂縣的固廢填埋場進行探訪,來看看固體廢物的“容身之處”。
山東天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固廢處置中心掩隱在一片綠色中,很難讓人將其與“固廢物”聯系在一起。走進廠區,看不到“固廢物”蹤跡,也聞不到一絲異味。異味消殺一直是廢物、垃圾處理場普遍存在的難點問題,記者采訪得知,昌樂縣采取“無人機+霧炮車+人工噴灑藥物消殺異味”的綜合作業模式,并對填埋垃圾及時覆蓋平整,同時對庫容已滿的填埋區域及時進行封場,有效清除了垃圾異味。
據介紹,該項目主要分辦公管理區、固廢填埋場和污水處理站三個功能區,配備灑水車、壓實機、推土機、裝載機、自卸卡車等多種車輛,日處理固廢600余噸。該項目的投產運行,大大減少了工業廢棄物造成的二次污染,極大地減少塑料污染,減少重金屬污染,避免地下水污染。
關于固體廢物的去向問題,濰坊市生態環境局昌樂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考慮的是循環再利用,對于污泥的處理可以使用 “烘干+碳化+熱解”有機整合的方法進行徹底處理,處理后形成的再生骨料全部資源化做仿古磚、透水磚等新型建材。以污泥為原料,創新性添加農業生產秸稈等廢棄物,采用發酵干化,高溫碳化,實現燃燒自熱平衡技術,可以確保污泥的零排放。生活垃圾則可以用來焚燒發電,這也將解決昌樂縣未來30年的垃圾處理問題。廢物循環利用、廢氣超凈排放,真正實現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和穩定化,為昌樂縣生態文明助力。
綠色是經濟發展的底色和價值,下步,昌樂縣將進一步提升固廢處理精細化管理水平,把推進綠色發展、提高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構建現代化綠色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來源:濰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