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為原項目1/3!中國水環境集團地下水廠典型代表強在哪?
時間:2023-06-14 09:46
來源:“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
作者:何峰整理
評論(0)
2022年11月,雙百聯盟在“2022(第十四屆)水業熱點論壇”發布了第二期“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比選活動結果。本次標桿比選活動歷時4個月,來自32家水務企業的73座污水處理廠進入區域評審環節,最終25家水務企業的33座污水廠上榜(33座污水廠上榜,第二期“雙百跨越”標桿污水廠榜單發布)。
為傳播標桿廠優秀建設和運營管理經驗,雙百聯盟將以“精細化-智慧化-資源化-低碳化-生態化-社會化”評選維度,系統展示第二期標桿廠風采。本文以生態化標桿廠——北京信通碧水再生水有限公司為案例,向行業同仁展示該廠的生態化特征優勢,為污水處理廠生態化建設提供案例支持。
北京信通碧水再生水有限公司在本次標桿比選中,榮獲“生態化—空間高效利用標桿污水廠”稱號。“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比選專家,蘇伊士亞洲區高級副總裁范曉軍點評道:這座水廠是中國水環境集團建設地下水廠典型代表,在原址上不停產升級改造建設地下水廠不僅施工難度大,而且改擴建后的原地下沉水廠僅占原項目的占地面積的1/3,地上空間得到充分利用,節約了土地資源,印證了“碧水再生水廠”的名字,不僅碧水再生而且土地資源也得到再生。
01基本情況
原碧水污水處理廠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的污水處理廠,距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區僅2.2公里,始建于2002年,占地323畝,采用美國深池曝氣技術,處理規模為每天10萬噸,出水標準執行國家一級B。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其占地大、能耗高、處理能力低、產生的臭氣對周邊環境影響大等缺陷日益凸顯,其水質、水量、環保標準等都難以滿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化發展和環境質量提升的要求。
升級改造后現碧水再生水廠,占地面積從原323畝減少到110畝,占地減少約66%,總投資減少約30%。日處理規模從10萬噸提高到18萬噸,處理量增加約80%。出水指標提升至北京市京標B類,主要出水標準達到地表水IV類。日處理水量約17萬噸。該項目承擔通州建成區84%的處理任務。
圖 1 中國水環境北京信通碧水再生水有限公司全景
02特征優勢
碧水再生水廠采用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技術,原地下沉改擴建,占地僅為原項目的1/3。實現了:
(1)環境友好:徹底解決了污水廠的“鄰避”環境效應,如污水、臭氣、噪聲等,例如除臭采用西原環保世界領先水平的生物除臭技術,實現箱體內臭氣環節的全過程收集,通過純生物除臭技術,將臭味氣體生物降解為無害無味的二氧化碳和水,實現臭氣零排放,環境零污染;
(2)土地集約:統籌規劃,實現地面土地資源100%利用,極大提高了周邊區域的居住福祉和商業價值;
(3)資源利用:該項目的高品質再生水主要用于河道生態補水、市政、電廠和環球主題公園等,可供城市水資源循環利用,綠色能源未來可為周邊建筑供暖制冷面積超40萬平方米,助力城市碳排放減少。高品質再生水使玉帶河的水質明顯改善,從而為北京城市副中心乃至京津冀水環境質量提升與生態修復做出重大貢獻;
(4)生態安全:阻隔病原體傳播。
圖 2 碧水再生水廠分層分布
在科研方面,以該項目為依托中國水環境集團聯合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成功申報“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碧水再生水廠依托“十三五”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在廠內建設了水環境領域技術創新社會化服務平臺研發設備和場地,目前已開展試驗研究和技術驗證10余項,國際合作1項,其中已有2項技術實現產業化轉化,即將開展示范工程的建設。
項目在水環境大眾科學普及、專項科學研究、安全文化建設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獲多項榮譽。項目內,現已運營的科普展館占地300平方米,投資200萬元,公眾可預約免費參觀。未來新建展館將以踐行國家政策相關材料為基礎闡述,以建黨百年為時代節點,傳播“碳達峰、碳中和”等綠色低碳理念,以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為主線,通過具有科技感的沉浸式體驗講述城市水生態綜合體。新建展館預計2023年對外開放,總面積約570平方米,投資590萬元。
圖3 公眾開放展館
03企業榮譽
項目運營以來,先后榮獲北京市黨員干部培訓基地、北京市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基地、通州區科普基地、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專項科普教育基地、“十三五”國家水專項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碧水廠內設多個院士工作站,同時與國內外多處高校、科研單位合作,共建實驗平臺、高校學生實習基地等,具備肥沃的科研、科普土壤,堅實的科普、宣傳基礎。
該項目建成后不僅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節能減排和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做出重大貢獻,而且地面將應用海綿城市的低影響開發技術與再生水利用技術,打造“草長鶯飛,水碧天藍”的北京市通州區碧水污水處理廠地面景觀工程,項目將大幅提升項目所在區域的社會、經濟、環境價值。
04未來計劃
根據《通州區總體規劃》、《街區控規》要求,碧水二期規劃建設將加強項目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集成污水凈化、能源供應、再生水回用、科技創新、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體,推進新型市政資源循環利用中心建設,建設功能復合,地上地下空間融合,符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包括:地下再生水廠擴建、初雨調蓄及再生水利用、水資源調度中心、水工業科普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