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亢德芝:明確安全底線,統籌保護與發展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亢德芝:明確安全底線,統籌保護與發展
帶著“荊”春的希望與期盼,新一屆在鄂全國人大代表和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共赴2023年全國兩會的“春之約”。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推出專欄《代表委員在一線》,對話代表委員,聽聽他們“想人民所想、急群眾所急”的履職心聲。本期特約全國人大代表亢德芝。
關鍵詞:保護與發展
講述人:全國人大代表 湖北省武漢市自然資源保護利用中心副主任 亢德芝
今年全國兩會上,湖北代表團提出重點議案1件、重點建議7件。其中有一份重點建議——《關于支持湖北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的建議》。這份以湖北團全團名義提出的建議事關湖北今年出臺的《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剛要》。
我認為:以“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北路徑,加快建設構建全國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是湖北的必然選擇,也體現了湖北擔當。只有明確安全底線,才能統籌保護與發展。
一是要明確省控主要安全底線。
明確水安全底線。一是確保遇標準內洪水時,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等重點水利工程防洪安全和運行安全。二是保障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質安全。三是統籌生活、生態及生產用水需求,保障供水安全和重要河湖生態流量。
明確水環境安全底線。一是保障河湖水質不惡化,確保河湖水質優良率占比不降低。二是保障城鎮飲用水安全,確保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率百分之百。
明確糧食安全底線。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嚴格落實國家下達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確保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總量不再減少,確保糧食產量穩定。
明確生態安全底線。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管控重要生態空間, 確保重要生態空間的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二是要明確流域單元內涵界定。
在劃定的單元內,明確防洪、供水等水安全底線,河湖庫及水源地等水環境安全底線,耕地保護紅線及糧食產量等糧食安全底線,以及山、林、湖、草等生態保護底線,確定 “管控清單” , 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形成發展底圖。
確保四大保護底線的前提下,統籌保護與發展,形成流域單元,即底線管控一張圖。
三是要劃定省級流域治理單元。
以自然地理條件為基礎,綜合考慮流域水系特點、生態格局等因素,將全省劃分為長江干流、漢江和清江3個一級流域。其中,長江干流流域面積9.38萬平方公里,漢江流域6.24萬平方公里,清江流域2.97萬平方公里。
在3個一級流域基礎上,結合水資源分區、重大區域戰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行政區劃管理等因素,將全省細分為16個二級流域片區。其中長江流域由三峽庫區、黃柏河片區、沮漳河片區等9個單元組成,漢江流域由漢江丹庫以上片區等4個單元組成,清江流域由3個單元組成。
四是要強化單元治理要求。
強化治山理水。以流域為單元,實施山水共治,系統推進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岸上岸下協同治理。因地制宜實現水系連通,暢通流域水文循環。
強化源頭治理。水岸聯動,強化陸域污染防治,提升廢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能力和排放標準,改善河湖水環境。加強水庫、堤防等隱患排查和處置,從源頭消除安全隱患,保障防洪排澇安全。
強化綜合統籌。統籌水安全設施建設與農業灌溉水利建設,統籌水資源利用和產業布局、城鎮建設,統籌水環境保護和城鄉人居環境建設。
五是要實行單元管理機制。
我建議從3個方面加強管理:
強化流域治理統籌。健全黨政領導負責的責任體系,優化河湖長制工作平臺架構,充分發揮各級河湖長在流域綜合治理方面的統籌協調、考核督辦作用。同步推進林長制、田長制,加強部門、區域之間協調聯動、溝通銜接,強化流域綜合治理的監督考核,完善流域治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流域生態保護治理。
建立安全底線管控動態巡查制度。全面排查危險源,建立完整的底線臺賬。通過信息公示、預警提醒、開竣工申報、現場核查、跟蹤管理、竣工驗收、違規侵占查處、保護不力問責、建立誠信檔案等手段,實現對流域內安全底線劃定、建設、變更等全程監管。
建立底線管控“一票否決制”。將底線管控成果納入地方績效考核體系。對于突發重大風險事件、存在重大風險隱患未及時整改的,相應績效評級 “一票否決”。
來源:長江云
0人參與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