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污泥大會(第十三屆)/工業污泥大會/固廢大會/滲濾液大會--鼎力打造中國污泥固廢滲濾液碳達峰碳中和核心品牌生態圈
共創、共生、共贏--鼎力打造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核心品牌生態圈
(請提前報名回執,限1500人;本次會議僅限提前回執報名單位代表參會;參會代表可獲得2022年年度繼續教育學時證明)
時間:2022年11月7—10日,11月7日報到,11月8日—9日會場報告,11月10日參觀
會議地點:寶盛水博園大酒店(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寧圍街道水博大道118號)
會議聯繫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號)
會議主辦協辦技術報告諮詢:王領全 13752275003(微信同號)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給水排水》雜誌社有限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同臣環保有限公司
上海復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仁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博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耀環保實業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學
協辦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化工學院
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排建設有限公司
廣州凱能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金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康泰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協和爐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銳創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楚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沃太克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
綠水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恩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環球中科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聖曼乾燥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廣州晟啟能源設備有限公司
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
廣東申菱環境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鄭州國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凌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藝高人和工程設備有限公司
中建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務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蘇伊士水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普拉克環保系統(北京)有限公司
可迪爾環境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江蘇大德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國內國際水行業協會(學會)
中國給水排水品牌委員會
《亞洲環保》 媒體平臺
濟南浦華會展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水業網(www.guoyuyd.com )
支持單位:
《給水排水》雜誌
《環境衛生工程》雜誌
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國際水協污泥專家委員會
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
北京合清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天津壹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礦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機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無錫市萬可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斯道德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寧津縣金工機械有限公司
南通愛可普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德國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
百奧蘭(浙江)水務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福航新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無錫愛姆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投潤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大貝萊特壓濾機有限公司
蘇州美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鼎亨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富產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雅森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市城鄉建設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院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中國給水排水戰略聯盟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戰略聯盟
無錫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
天津凱英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山東省共贏環境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有機廢棄物生物轉化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環保產業室
全國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標準化工作組
南京市城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
維爾利集團
福州城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
水發集團有限公司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北京建築大學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荷污水處理技術研發中心、東北大學、瀋陽建築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江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中英國際低碳學院、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浙江大學環境污染防治研究所、浙江大學環資學院固廢研究中心、南陽理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計量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浙江工業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研究所、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吉林建築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大學 等。
戰略合作微信平臺
圖片
支持媒體:《中國給水排水》雜誌、中國水業網( www.guoyuyd.com )、《環境衛生工程》雜誌、環保在線、中國給水排水雜誌網站(http://www.cnww1985.com)、中國水網、慧聰水工業網、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必高環保人才網、亞洲環保雜誌 、水處理技術雜誌等.
為貫徹落實國家在經濟發展中對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要求,醞釀多年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頒布。該計劃強調水質、水量和水生態的一體化管理,預計到2021年中國水處理投資規模可超2萬億元。 2021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827號),提出到2025年,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京津冀地區建制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污泥無害化處置水平明顯提升。到2035年,全面實現污泥無害化處置,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城鎮污水得到安全高效處理,全民共享綠色、生態、安全的城鎮水生態環境。隨著水行業企業迎來發展黃金時代,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也將進入發展新階段。
近年來,隨著我國污水處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泥量也同步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6000多座,污水處理能力達2.31億立方米/日,年產生含水量80%的污泥6000多萬噸(不含工業污泥4000多萬噸)。到2025年,年產生含水量80%的污泥達到1.6億噸(包括生活污泥和工業污泥),與之對應的是,污泥處理市場將保持10%以上的複合增長,到2025年達到500多億元的規模。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有70%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污泥隨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與再污染問題已經凸顯出來,並且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社會的關注促使國家不得不對污泥的處理處置重視起來,國家的重視又促使了污泥處理處置市場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住建部明確要求:各地要按照“綠色、環保、循環、低碳”的污泥處置技術路線,督促落實城市人民政府規劃建設的主體責任,合理選擇工藝,加快設施建設。各級排水主管部門要依法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污泥處理處置單位嚴格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要求,對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和報告;對非法污泥堆放點要一律予以取締,不滿足防護要求的污泥臨時堆放點要限期完成達標改造;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轉移、傾倒、處置污泥的,要嚴格依法處罰。要打通污泥無害化產物的出路,“以資源化帶動產業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和運營。對於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有重要指導意義。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水平,了解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的現狀、前景與發展趨勢,切實達到污泥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的要求,避免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中國給水排水》雜誌社聯合 上海同臣環保有限公司、北京藝高人和工程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復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耀環保實業有限公司、廣東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伊士水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威立雅水務、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國際水協污泥專家委員會等單位決定舉辦“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屆時將邀請有關單位領導和專家到會作主題報告,針對污泥處理處置的標準實施、成熟工藝及設備運行經驗、污泥處置政策等問題進行解答和研討交流,同時為相關單位搭建推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與綜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平臺。
本次會議將邀請國內外排水行業設計、科研、運營單位、建設單位的領導、知名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國內外知名機構和企業參會並作學術交流。
中國給水排水雜誌社於2010年(第一屆,秦皇島)、2011年(第二屆,青島)、2012年(第三屆,大連)、2013年(第四屆,上海)、2014年(第五屆,長沙)、2015年(第六屆,宜興)、2016年(第七屆,天津)、2017年(第八屆,北京)、2018年(第九屆,保定)、2019年(第十屆,上海)、2020年(第十一屆,西安)、2021年(第十二屆,上海)分別在秦皇島、青島、大連、上海、長沙、宜興、天津、北京、保定、上海、西安、上海 舉辦了第一至十二屆污泥處理處置高級研討會,此次是第十三屆,在大家的關心和支持下,它已成為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規模最大的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會議。
一、大會運作原則和目標
本屆大會按照專業化、高規格、高水平的要求,突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特色。邀請污泥處理處置各個研究方向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主要單位代表,辦成中國規模和影響力最大、最專業的行業盛會。
二、大會形式
本屆大會以會議研討交流為主(約60個專家報告)和現場參觀典型工程為輔助的形式。
優秀案例評選: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固廢資源化利用、垃圾滲濾液處理優秀特色案例徵集及評選(可發優秀標桿案例證書)。
參選資料報送至:中國給水排水雜誌社137522750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