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職能
根據《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關于印發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湖北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及領導職數規定的通知》(鄂環辦[2017]7號),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主要職責:
主要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技術導則、標準規范以及環境規劃、環境經濟、環境管理等方面研究;承擔環境調查、分析測試、技術鑒別和信息分析等技術支撐工作;為省環保廳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提供技術支持服務;開展環保產品和設備的研究開發及應用、污染治理實用技術推廣工作;編輯環境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刊物和資料。
機構職能
(一)、研究影響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科學發展中的環境污染、環境突發事件、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研究重大的經濟發展規劃與開發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以及環境變化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為政府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提供科學依據。
(二)、研究我省環境污染機理、生態環境安全、污染物減排與總量控制、重大區域和流域環境問題、污染事故成因、環境災害防范,為政府的經濟社會發展決策與環境監督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三)、開展環境保護規劃、政策、法規、標準;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區域和流域綜合整治、農村農業污染防治;污染控制與防治實用技術、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技術、防止突發污染事故對策等方面研究與新技術新工藝的示范和推廣,為政府環境主管部門提供環境決策與管理服務。
(四)、開展國際環保科技交流與合作。
(五)、承辦《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
(六)、為社會和企業提供有償科技服務與咨詢,包括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核、投融資上市環保核查、環境治理工程咨詢、環境工程設計與工程承包、環境工程監理、非污染類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報告編制、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等業務。
(七)、承辦省生態環境廳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總體介紹
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77年7月,隸屬于湖北省環境保護廳,是全省綜合性環境科學研究機構,公益二類事業法人單位。
主要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技術導則、標準規范以及環境規劃、環境經濟、環境管理等方面研究;承擔環境調查、分析測試、技術鑒別和信息分析等技術支撐工作;為省環保廳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提供技術支持服務;開展環保產品和設備的研究開發及應用、污染治理實用技術推廣工作;編輯環境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刊物和資料。
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為國家環保部首批建設項目規劃環評推薦單位、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推薦單位、上市公司環境保護技術報告編制單位、清潔生產審核技術依托推薦單位、湖北省第一批環境監理試點單位、第二批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機構和湖北省司法廳批準成產的首家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 現持有生態建設和環境工程甲級資信評價證書、市政公用工程(給排水)乙級資信評價證書、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資格證書、環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專項甲級工程設計資質證書、市政行業(排水工程)專業乙級工程設計資質證書、環境污染治理證書(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廢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物理性污染治理、環境修復工程五項甲級)、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環保工程專業承包叁級)、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服務能力評價證書(生活污水處理一級、工業廢水處理一級)、安全生產許可證書、計量認證證書以及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計量認證證書(證書編號:171712050068),計量認證范圍內可檢測的項目有:水(含生活飲用水、大氣降水和廢水)121項,環境空氣和廢氣(含室內空氣)52項,土壤及固體廢物59項,生物9項,噪聲5項;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建院四十多年來,在以科研為本,技術咨詢和工程治理并舉的建院方針指導下,我院科研、規劃、咨詢、工程、檢測等全面發展,積極開展環境保護規劃(戰略)、政策、法規、標準、生態文明、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區域和流域綜合整治、大氣復合污染控制、飲用水安全保障、農村農業污染防治、土壤修復等技術研究;污染控制與防治實用技術、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技術、防止突發污染事故對策等方面研究與新技術新工藝的示范和推廣。
未來,圍繞我省環境質量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以服務環境管理為中心,堅持公益二類應用型科研機構的發展定位,開展應用性、基礎性、創新性環境技術、政策、標準和規劃研究,為環境管理和環境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為市場提供優質技術服務,形成“科研、支撐、服務”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爭創“中部領先、國內一流”的環境科研機構和湖北省環境保護決策咨詢智庫。
多項環評成果先后被各級環保主管部門評為優秀報告書,3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科技進步獎,5項專有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其中多項科技攻關科研成果達到國際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在全省同行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將本著“團結、求實、嚴謹、創新”的精神和“服務環境管理,服務社會,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宗旨竭誠為社會各界服務,為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創建美好的綠色家園而做出不懈地努力。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