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2021》
《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是國內首份系統總結、全面歸納抽水蓄能產業發展的報告,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抽水蓄能行業分會牽頭,集合行業內眾多企業共同參與編制完成。報告全面總結和回顧了中國抽水蓄能發展的前世今生,對今后抽水蓄能發展的前景和趨勢進行了展望,是抽水蓄能產業的工具書。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抽水蓄能行業分會副理事長趙增海在發布《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時指出:抽水蓄能產業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服務對象更加多元,業態發展更加創新。
目前,我國已納入規劃的抽水蓄能站點資源總量約8.14億千瓦,其中9792萬千瓦項目已經實施,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把握發展機遇抽水蓄能產業將在工程技術研究、裝備制造技術進步、標準體系完善等方面推動抽水蓄能產業高質量躍升式發展。
《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提出,加快抽水蓄能的建設是“十四五”能源發展的重要任務,抽水蓄能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局面。主要呈現為:
(1)建設規模大幅躍升。隨著一大批建設條件優越的抽水蓄能項目將開工建設,“十四五”期間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數量將超過200個,已建和在建規模將躍升至億千瓦級。開發建設和服務范圍將實現對大陸區域的全覆蓋?紤]到在建項目的合理工期,預計到2025年我國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6200萬千瓦。
(2)多元格局基本形成。除國網新源、南網雙調兩家外,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江蘇國信、華源電力等新的投資主體將投資建設抽水蓄能電站。中國建筑集團、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等施工單位將加入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安能等傳統電力建設隊伍,央企、國企、民企等共同參與,共建設的多元化局面基本形成。
(3)應用場景更加廣泛。在傳統的應用場景基礎上,水風光蓄一體化,風光蓄一體化應用場景將逐步打開,抽水蓄能在西南水電基地和西北沙漠、胳膊、荒漠等大型新能源基地開發中儲能作用凸顯。在城市周邊、新能源富集區域,中小抽水蓄能電站、小微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應用更加廣泛,多類型、多場景的抽水蓄能應用格局將逐步顯現。
(4)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產業鏈的完整度更加齊全,產業鏈的互動協調更加順暢,產業配套能力顯著增強,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更加快捷。抽水蓄能產業與旅游等產業的融合將會逐步增強,一批圍繞抽水蓄能項目的特色旅游項目將逐漸興起。
《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預測,2022年,預計安徽寧國、江蘇連云港、浙江建德、廣東三江口、貴州黔南、河北徐水、河南龍潭溝、湖北寶華寺、湖南安化、江西洪屏二期、遼寧大雅河、內蒙古烏海、青海哇讓、陜西富平等項目將核準建設,核準規模將超過5000萬千瓦。2022年,預計吉林敦化,黑龍江荒溝,浙江長龍山,山東沂蒙、文登,河北豐寧,廣東梅州、陽江,福建周寧、永泰,安徽金寨,河南天池,重慶蟠龍等在建抽水蓄能電站部分機組將投產發電,投產規模約為900萬千瓦。而至2022年年底,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4500萬千瓦。
以下為《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2021》發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