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凱等: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助力環保產業加速升級
時間:2022-04-15
來源:中國環保產業協會
作者:王志凱 趙云皓 辛璐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一項重要部署,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旨在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
《意見》的發布對于環保產業進一步建立健全高效、規范的市場機制,營造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意見》進一步強化了生態環境要素與資源價值屬性。當前,我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接近上限,成為制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瓶頸,生態環境價值日益凸顯。環保產業具有較強的正外部性,但生態環境治理產生的價值往往外溢到其他行業領域,環保產業自身難以獲得環境改善后的增值收益。《意見》在“打造統一的要素與資源市場”中明確“培育發展全國統一的生態環境市場。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用水權交易市場,實行統一規范的行業標準、交易監管機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市場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償使用、市場交易、糾紛解決、配套服務等制度” 。此前在202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的通知》將資源環境定位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同等重要的六大生產要素之一,明確要加強資源環境市場制度建設,健全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等交易機制。《意見》進一步強化了生態環境的要素與資源價值屬性。通過構建全國統一開放的生態環境權益交易的市場,有利于打通生態環境成本內部化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環保投資回報不足的問題。
二是《意見》有利于推動構建環保產業高效、規范的市場機制。《意見》明確要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健全統一的社會信用制度、市場監管規則,加強市場監管行政立法工作,完善市場監管程序,加強市場監管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環保市場規范性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企業應收賬款壓力等問題將得到一定緩解,優勝劣汰機制有望進一步完善,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在市場中獲得更多競爭優勢。《意見》明確推動知識產權訴訟制度創新,完善知識產權法院跨區域管轄制度,有利于提高環保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激勵環保科技創新。
三是《意見》有助于營造更開放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倒逼企業優勝劣汰,加速產業升級。《意見》明確要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要求及時清理廢除各地區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全面清理歧視外資企業和外地企業、實行地方保護的各類優惠政策,對新出臺政策嚴格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堅持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框架和政策實施機制,建立公平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保障機制,優化完善產業政策實施方式。在當前各大央企紛紛將環保產業作為重要發展領域,省市級環保平臺企業紛紛成立的背景下,《意見》的出臺有利于促進環保市場打破區域分割,進一步開放市場,防止形成新的條塊分割,從而在全國形成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通過競爭加速產業優勝劣汰,倒逼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升級。
《意見》是著眼中長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經濟發展全局的長久之策,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在加快構建全國統一生態環境市場的背景下,環保企業應苦練內功,不斷推動技術、管理、商業模式創新,提升自身價值創造能力,以優質的產品技術和服務質量贏得市場認可,以精細化運營和精益管理能力推動降本增效,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市場日益開放、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中做大做強。
作者及單位:
王志凱 趙云皓 辛璐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工程咨詢中心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政策與集聚區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