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大學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北京有著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在過去的七個世紀中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這座城市以其華麗的宮殿,寺廟,花園,墓葬,城墻和大門而聞名,擁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包括故宮、頤和園、圓明園、長城、明十三陵等旅游勝地。
現如今,北京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現代化和國際化日益彰顯。北京擁有世界級的會議中心、先進的設施、美麗的酒店和度假村,是中國大部分大型國有公司總部的所在地。
清華大學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華園的前身是作為清代皇家園林康熙行宮(御園)的熙春園,地域二頃六十一畝,始建于清朝中葉康熙年間,建成于1767年(乾隆32年),它與北京西郊的圓明園等五個苑囿號稱"圓明五園"。

道光年間,熙春園分為東、西兩部分,工字廳以西稱近春園,以東仍稱熙春園,咸豐登基之后,將東邊的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現存清華園門匾是清代咸豐皇帝所賜。“清華園”三字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葉赫那拉·那桐所書。
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近春園,清華園幸免。1910年,美國用庚子賠款在清華園內建造“清華學堂”,1913年清華學校將近春園等地并入,發展成為今日清華大學。
環境學院院館為中意清華環境節能樓,坐落于清華大學東南角,是一座融綠色、生態、環保、節能理念于一體的智能化教學科研辦公樓。
環境節能樓通過建筑設計、設備和材料選擇、施工、運行管理等關鍵環節來充分展示國際上最先進的節能技術。該樓以太陽能和天然氣作為主要的能源,屋頂和退臺上安裝的太陽能光電池板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同時采用天然氣發電和熱電冷三聯供系統,冬季發電機組產生的廢熱直接用于供暖,夏季發電機組產生的廢熱用于驅動吸收式制冷機。

